孩子敏感、叛逆 难以心平气和地沟通 家长这样做可以和孩子好好聊天……

2023年05月29 15:33    来源:成都市家校协会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其生理上和心理上并未成熟,内心可能既敏感又脆弱,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较易受到外界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甚至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对社交、学习、生活、家庭等多个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目前,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已经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如:在学校开设心理保健室,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公众号推送相关心理学知识,在识别和早期关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家长们也存在不少困惑,接受了很多“心灵鸡汤”的学习后,面对自己子女的实际心理问题有时仍然感觉束手无策。因此,协会联合华西心理专家李喆基于案例探讨的“接地气”模式,进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的系列讨论。



李喆:成都市家校教育协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会精神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攻关课题、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四川省卫生厅课题共10余项;负责“四川大学青年科研基金”3项,省级课题8项,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项,科技局重点研发项目1项,中华医学会青年科研基金2项,横向课题2项;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 23篇;主编著作1部,参编教材5部。

案例回顾

姓名:赵某    

性格:外向     

性别:女    

年龄:12岁,6年级    

成绩:中等

背景资料:

赵同学在上小学6年级后在学校常与老师发生冲突,在家常常与父母对着干,父母说什么都会反驳,还常说“凭什么管我”。父母辅导作业也不听。随时感觉都很烦躁,一点就燃,看谁都不顺眼。父母以前经常打骂、批评,掌控很多,教育、生活、管理上事无巨细。赵同学遇到一些困难,无论大小,父母都会想尽办法去替代解决,也不倾听赵同学的想法和真正的需求。父母现在感觉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小心翼翼,生怕触碰到赵同学敏感的神经。有些时候善意的提醒,赵同学也会非常不耐烦,说父母太啰嗦。父母说加衣服,赵同学偏不加,说把头发减短一点,偏留长发。让她晚上早一点休息,偏要晚睡。父母说一句,回十句,父母说东,她偏说西。父母感觉很痛苦,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孩子不理解,感觉很伤心。孩子也感觉烦躁,压抑,如何破局?




原因分析 


这类心理问题属于:敏感、叛逆

1.该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但心理承受能力低;

2.成长过渡期,独立意识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




处理对策


1. 父母首先需要放平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些父母把生活、工作中的情绪带回家,跟子女交流的时候就容易带着情绪,很难耐心和平静沟通与交流。另外,建议先放慢节奏,不要急于解决问题,先了解问题。

2. 角色转换。每个人有不同的角色,工作的角色,家庭的角色,生活的角色。回到家中,应该做好父母的角色,向子女传递温暖、安全的感受。记得之前有位母亲跟我聊,说自己为女儿忙前忙后,什么都不肯放手,与女儿的冲突和矛盾也很大。后来角色转换,做好母亲,不时给女儿做好吃的。一天,女儿告诉她,“妈妈,感谢你的转变”,这位母亲顿时泪流满面。

3. 抓宏观,放微观。其实对于高段的学生来说,不应该再关注很多细节问题,应该抓住宏观大方向,只要没有原则的问题,都可以支持,并让子女自己去思考办法解决。也许结果并不一定满意,至少让子女自己进行了选择和努力,也会带来一定成就感和价值感。

4. 只问一次,不多问。很多事情如果我们反复询问,情绪就容易出现问题,难免发生争执。所以,询问一次即可,给孩子时间和空间去思考。

5. 有需求给予帮助,尽量做倾听者,不做干预和建议者。我们做父母不要拍孩子受委屈,受伤害。很多时候孩子还没有提出需求,就给予了所谓的建议和帮助,这会降低孩子的效能感。鼓励孩子提出想法和需求,提出后,一起分析,给予必要的帮助。另外,先要学会倾听,可给予简单的问答,如:“嗯,好的,不错,你觉得喃”。不要太快干预和提建议,这样,孩子会非常反感。因为有时孩子并不需要我们建议,他们心理有自己的解决方案,只需要我们听听他的想法。 

6. 合理看待成长的必然阶段。不同年龄段,有不同阶段的认知和行为特点,有疑惑、有冲突、有压力、有难受是成长需要经历的,父母也要学会接纳和坦然面对。有问题不是坏事,愿意跟父母交流才是重点。



热文

HOT
看车
买车
微博
微信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