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真的很危险吗?小学生如何度过快乐暑假?华西专家来支招

2023年07月06 10:46    来源:家校教育协会

以前提到暑假,孩子们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词就是“自由”。在长达好几十天的假期中,可以暂时放下学习的担子,拥有自己的时间,和朋友嬉笑玩耍,对此总是充满期待的。

但在现在“只要卷不死,就往死里卷”的大环境下,各式各样的自媒体开始贩卖焦虑:“孩子的暑假不好好安排,人生就毁了”、“x年级的暑假最危险”、“别人的孩子都在偷偷努力”,不仅那些“鸡娃”的家长焦虑万分,孩子们也容易在父母焦虑的情绪下以及不知所措的密集安排中出现心理问题。



的确,家长担心进入假期模式的孩子如“放羊”般懒散度日,“脱缰野马”般肆意玩闹,学习自觉性会大幅度下滑,担心开学后成绩出现问题,这是正常的。

但是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自己成长的特点,假期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一个劳逸结合的时间段,是一个培养个人兴趣的时间段,是一个放松心情的时间段,更是一个拓展视野的时间段。对于小学生来说,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可能并非忙碌奔波于各种补习班之问,而是热情拥抱大自然,积极体验大社会,和父母一起快乐阅读名著等等。为了让暑假不危险,华西心理专家李喆整理了一些小贴士,帮助我们提前做好一些准备和心理建设。



李喆:成都市家校教育协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主任医师、四川省医学会精神专委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参与国家攻关课题、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四川省卫生厅课题共10余项;负责“四川大学青年科研基金”3项,省级课题8项,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项,科技局重点研发项目1项,中华医学会青年科研基金2项,横向课题2项;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 23篇;主编著作1部,参编教材5部。

01

提前规划,有备无患

暑假时间较长,相对于在学校里更规律的生活,容易出现大段空白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安排。所以在帮助孩子制订暑期计划前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喜好,并在计划中予以体现。可以定制大概阶段性计划,比如暑期前三分之一可以放松玩耍,中间时间需要完成作业或者完成兴趣班培训,后面三分之一可以用于收心和开学前心态调整等等。让孩子共同参与,提前做好规划,让孩子觉得这是一份有盼头的计划表,也会更愿意执行。除了学习、锻炼时间,需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时间,让孩子在自由时间中可以得到放松、调整,在投入的玩耍中享受专注和内心的满足。在制定计划时要注意孩子的情绪,以孩子的意愿为主,适度引导,不要过于强势。

02

了解孩子,共同成长

假期不仅仅是一个可以放松、培养兴趣和良好习惯的时期,更是父母和孩子情感交流的良好机会。上学期间很多孩子与父母的交流时间少之又少。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假期这段时间多陪陪孩子,多与他们推心置腹地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愿望,做孩子的良师益友。除了语言上的交流外,也可以安排一些亲子活动,比如一起做家务,家人一起旅游等等。



03

劳逸结合,规律生活

孩子们在学校时,生活是相对有规律的,因此在暑假里,可根据已有的生活规律,制订一张假期活动计划表。父母也可以与孩子交流、讨论,并制订出每日的活动具体内容,如学习、娱乐、锻炼身体等,尽量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注意劳逸结合,适度有弹性地执行。在没有特殊情况的前提下,不随意更改内容,坚持一定执行的原则。但毕竟总有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候,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有各种意外状况的出现,导致计划并不能够实现。此时家长首先要放下追求完美的心态,用包容、接纳的心允许孩子出现的混乱、纠结、矛盾、无序等等,适度奖惩,合理引导。如果有兴趣班的安排,建议“宜精不宜多”。与其说暑期计划是为了让孩子的知识技能、兴趣爱好水平等得到进阶发展,还不如说通过暑期计划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习惯。即便是假期,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和学习习惯。

04

当好榜样,以身作则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要拥有自己的生活,不要一直死盯着孩子,更应该起到榜样作用。比如不想让孩子总是看手机,那么在陪伴孩子的同时,自己尽量少看手机、电脑、电视、打游戏等,避免孩子产生“为什么你能玩,我却不行”的疑惑,引起叛逆心理;父母想让孩子努力学习,那么自己也应该在自己的行业里兢兢业业,让孩子有样学样,更容易激发孩子内驱力。



每一个孩子都有着自己不同的特点,每一个家庭也有着自己的方式和生活风格,所有的建议都只能是建议,具体实施和操作还是要“因地制宜”。要学会辨别短视频批量流水线生产模式下“贩卖焦虑”的本质,毕竟在“信息茧房”的影响下,大数据很容易集中推送相关信息,影响我们的判断。

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孩子们的生活不仅仅是长大和学习,还有广阔的大自然和无限未知的世界。





看车
买车
微博
微信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