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成都都市圈公众生态价值理念提升高峰论坛”在蓉成功举办!

2023年03月31 10:49    来源:蜀锦传媒

为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加快成都都市圈建设,构筑多层次、网络化、功能复合的“一心一屏三网三环多片”生态空间格局,开展生态共建环境共治,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有效路径,3月30日,首届“成都都市圈公众生态价值理念提升高峰论坛”在蓉顺利召开。

本届论坛通过线上线下同步举行的混合形式打破了地域界限。线下汇聚了嘉宾代表和社会公众共300余人莅临出席、数10位行业翘楚分享真知灼见,线上同步吸引了超2万人次云端参会,共享公众生态价值理念提升的高峰论坛盛宴,共绘生态优良、生活幸福的现代化都市圈。

四城携手,共画一圈;巴蜀大地,宏图徐展。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文雁表示,成都正处于服务和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和积极进展。“成都都市圈正充分发挥成都带动作用和德阳、眉山、资阳比较优势,四市要把握机遇,‘抱团’聚力,引导公众积极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推动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在迎接大运盛会,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浓烈社会氛围下,如何进一步激活成都都市圈的发展动能?如何充分发挥出环保志愿服务和环境教育在公众生态价值理念提升及实践行动中的关键作用?四川新闻网环保频道主编卢永洪凝练有力的主持发言,拉开了本届论坛的序幕。

破题

公众生态价值理念的转化与思考


如何解读公众生态价值理念的内涵和外延,引导公众认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价值,树立起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理念,从“要我参与”转变为愿意参与、主动参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所长陈槐在论坛现场作了破题分享。在当前创建文明城市的背景下,公众的生态意识不仅体现了创建文明城市的内在价值,亦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思想动力。


“在‘双减’背景下,成都市需要充分整合社会多元主体,扩大环境教育资源供给,持续扩大成都作为全球学习型城市的影响力。”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讲师卢红雁从环境教育如何提升公众的生态意识与行动方面作了主题分享。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新形势下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论坛现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秘书长、中国红十字总会组宣部副部长张俊虎围绕“新时代环保志愿服务”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公众生态价值理念的呈现手段方面作了新的思考。

 

开篇

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推进价值理念提升

在公众生态价值理念提升的实际行动中,志愿服务是重要抓手。会上,成都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秘书长金玉娟就成都环保志愿服务的探寻与拓远进行了主题分享,表示要充分发挥“全市环保志愿者之家”的枢纽型平台作用,使其成为全民共推绿色发展、共建生态文明的积极力量。什邡大爱感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行政管理处处长王进及成都市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部检察官助理廖雪如的案例分享,充分展示了作为国家生态环境科普教育基地的环保企业和在环保公益诉讼实践中牵头引路的机关单位,是如何将日常工作与公众生态价值理念的提升和环保志愿服务行动的转化相结合。


为给成德眉资四市环保志愿服务力量搭建长效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四市环保志愿服务工作的信息沟通与深度合作,有效落实《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细则,开展生态共建环境共治,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有效路径,重塑天府之国茂林修竹、美田弥望的大美城市形象,成都、德阳、眉山、资阳生态环境局正式发起成立了《成都都市圈环保志愿服务联盟》。

 

深化

以“环境教育”为驱动,画好四市“教育服务圈”

“生态相融,山水相依,要充分发挥成都教育辐射带动作用和德阳、眉山、资阳教育优势,深化教育交流合作,打造现代化都市圈环境教育新样态,共建环境教育交流平台。”在IUCN世界保护地委员会(WCPA)委员沈尤的主持下,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下午论坛正式开始。

“我们欣赏自然笔记就是一场一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中游’,他们以童真的自然笔触展现了近年来重庆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保护弘扬长江文化的新成效。”少年先锋报社赛事活动执行经理任虹从自然笔记出发,分享了以童心守护美好生态的环境教育“重庆模式”。

“教育课堂、爱心捐赠、知识培训、趣味活动……,通过这些干货满满的内容和优秀的行动案例,我们看到了譬如百威这样优秀的环保企业,在志愿服务和环境教育方面的所思所想所动。”资阳市生态环境局正高级工程师宋毅共享了资阳在趣味活动中如何将绿色环保理念“植”入人心。



人才队伍建设,高校是孵化器,培养大学生的环保志愿服务兴趣更是永动机,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发展协会会长刘佳鑫谈到了基于环保创新项目在校内开展的志愿服务行动;社区如何持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让社区环境教育具有科学性、参与性,成都市麓湖社区发展基金会项目经理杨璐以“麓湖社区”为典型案例,共同探讨了创造公众参与的可持续生活;野趣生境生态研学导陈平,带领公众学会如何在城市中寻找野趣;成都艾特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刘春来,分享了以社区自然学校为载体的社区营造模式探索案例;眉山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洪雅摄影家协会主席康志立,从华西雨屏瓦屋山被子植物附生杜鹃生存与保护看到了环境气候变化的多样性;成都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周询通过自然环保课程的设计、开展,在公众心中种下环保的种子。




论坛现场还邀请到成都市树德中学学生张舟然、北控水务集团西部大区品牌负责人郭建容、一年四季自然引导员陈娇、乡野走廊自然学校市场部负责人刘畅以及成都共享自然环境教育中心执行主任冯睿曦进行了相关主题分享,嘉宾们各抒己见,活跃的思维交锋碰撞以及对环境教育的分享热情,引起了在场来宾的共鸣,论坛现场掌声雷动。


同顶一片天,同饮一江水。自2021年《成都市都市圈发展规划》发布以来,为推动都市圈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的规划目标,成德眉资四市在大气治理、生态建设、污染防治等方面开展了诸多合作,有力地助推了生态环境同城化、一体化发展,在生态价值转化、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推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仅依靠生态环境制度机制推动的力量是有限的,根本动力还是我们每一位公众。

“期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共创的开放平台,为现代化成都都市圈建设积累宝贵经验,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提供有力支撑,为美丽四川建设添砖加瓦。”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文雁说道。

首届“成都都市圈公众生态价值理念提升高峰论坛”在春满蓉城下圆满落幕,本届论坛由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主办,德阳市生态环境局、眉山市生态环境局、资阳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主办,成都市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与对外交流合作中心、成都环保志愿服务联合会、成都市环境科学学会共同承办,并得到了四川省同城化办公服生态组、四川省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成都市教育局、四川文海知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热文

HOT
看车
买车
微博
微信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