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是亲近自然的最好时期,人们为了感受宜人的风和自由,于是玩乐的敞篷车和摩托,出街了。 趁着天气正好,约上三两朋友,到中和公园小白房,一起拍照打卡岂不美哉。 标致 Django(姜戈)。在这样的环境中就显得特别和谐,复古的造型,清新的配色,仿佛置身于漫画当中。 平滑顺畅的出力,便捷的易用的外观造型,让驾驶姜戈的小伙伴,有了更多的精力感受,春夏的美好。 然后,自然不能忘记拍照记录,与“兄弟摩友”的出行,快乐都散漫了整个公园。
四座桶椅的车大家见过几台?有朋友会想到去年宝马BMW M5 CS那台猛兽,为了轻量化和维护四门轿车的尊严,在后排也塞上了一对桶椅,活生生将一台原厂5座车变成了4座车。不过那台车的最大马力和今天我们要说的福特Mustang Mach-E 1400(以下简称1400)比起来,就显得有那么一些娇气可爱了。 看到标题后大家应该就已经明白Mustang Mach-E 1400中“1400”的含义了。这车是由Ford Performance福特性能团队与福特官方授权改装品牌RTR,基于Mach-E GT耗时10000小时打造的电动性能怪兽。 它的这1400匹是如何做到的呢?目前市面上的纯电车里,一般来说电机数量多的纯电车性能都非常突出。比如特斯拉MODEL 3 p版,小鹏P7性能版都是双电机。这台1400的电机数量和前面提到的两台车就完全不是一个等级,它使用了7台电机! 7台电机里,有3台被布置在前轴,4台布置在后轴。每个电机都有各自单独的逆变器进行控制,通过单个传动轴直接将电机连接到差速器。动力传输可以在前轮和后轮之间平均分配,亦可完全分配给其中一种,实现了全车四轮扭矩分配的最佳灵活性。通过驾驶者控制的可变扭矩偏置,在不同的场景和操控下,实现前驱、后驱及四驱模式的灵活切换。 四/后驱灵活切换,宝马M5 CS看了直呼难受。凭什么马力比我大一倍多,四/后驱切换你也有?当然!这种嫉妒只是我们单纯的臆想。1400是一台专为下赛场而打造的车型,性能超群,普通性能房车与之相比,价格,舒适性,都不在一个水平。 既然是场地车,那么外观自然可以“肆无忌惮”。1400的空力设计非常夸张,除了我们一眼能够看到的尺寸巨大的“风刀”和尾翼外,车身周围,乃至车顶都藏有空力设计。后尾部的扩散器,尺寸大到感觉快占车身纵向高度的四分之一。 如此夸张的套件能有什么收益?官方资料里是这样描述这套空力设计的。“整套空气动力学套件使得Mach-E 1400在245km/h的竞速下,可产生逾1043kg的超强下压力,进而满足了直线竞速和操控挑战的双重需求。”1043kg,Mustang Mach-E 1400一吨等于1000kg哈?如果是我我就这么说:在时速245km/h时,它能够产生超过1吨的下压力! 有意思的是,既然都是一台场地车了,那他的补能效率按理说厂方没必要跟大家说明。福特还是非常可爱地说出了我们这台使用800V电压及兼具高性能及充放电倍率的56.8kwh三元锂电池的1400,在几十分钟内即完成从零到满电的电池充电。就老感觉这台1400匹的猛兽,他们会卖给我们。不过这个几十分钟到底是“几十”分钟我还是很想知道,毕竟有可能是半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的差别。 历史上官方出品的四座桶椅+防滚架的车型,我在互联网上大肆搜索了一番,还真没找到几个。过去厂方不这么做,除了轻量化啥的效率层面的思考,发动机+变速箱占用的空间也是很大的考量因素。纯电汽车相比燃油车,结构相对要简单一些,占用的空间也相对小一些,布置更多的座位数也更轻松。你看当年雷诺推出的Renault Espace F1,虽说也是四座桶椅,但那车后排座椅边上可就是引擎进气,坐边上可别提多刺激了。 我们只是在展台边上拍了拍这台车,1400马力的恐怖力量自然是没有机会领略。不过好在工作人员热心让我们一行4人在《地平线5》游戏中一睹Mustang Mach-E 1400的电力怪力。
新车动态:新款比亚迪唐EV将于5月22日开启预售;全新一代福特Transit Custom(国内全顺)谍照曝光;量产版宝马XM车型的低伪谍照曝光;别克全新一代旗舰MPV车型定名:GL8世纪CENTURY;帕加尼官方发布了旗下全新超级跑车的预告图;全新一代雷克萨斯RX的预告图发布;路虎卫士130车型将会在5月31日全球首发。行业动态:地平线宣布与轻舟智航(QCraft)正式达成战略合作;飞凡R7将首发华为视觉增强AR-HUD平视系统;东风雪铁龙30周年庆期间,官方发布“共创131X,用户成长体系”、“五心守护行动2.0”以及“48小时免费体验凡尔赛C5 X”等服务和政策。01 新款比亚迪唐EV将于5月22日开启预售,此前,有消息称,新款唐EV 730km旗舰型售价30万元,635km四驱至尊型售价34万元。新款车型对外观内饰进行了升级,续航提升。新款唐EV新增6座版本车型,第二排也设置了独立电动座椅,可支持多向调节,通风加热按摩等功能。六座版将采用2+2+2的座椅布局,并保留7座布局车型供选择,满足不同消费需求。——比亚迪的势头太猛了。02 5月18日,地平线宣布与轻舟智航(QCraft)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地平线自研的征程系列车规级AI芯片,以及轻舟自研的行泊一体解决方案,联合进行开发与适配,共同打造高等级自动驾驶前装量产解决方案。——关于轻舟智航是什么?我们即将出内容讲解。03 近日,海外媒体曝光了一组全新一代福特Transit Custom(国内全顺)谍照,新车将针对外观、内饰以及动力都进行升级,有望在2022年年内正式发布。另外,此前发布官图的福特E-Transit Custom将有望在9月份正式发布。——额头咋这么高了。04 我们从官方获悉,飞凡R7将首发华为视觉增强AR-HUD平视系统。这套AR-HUD系统将具备13°*5°的最大视场角及1920×730的高清分辨率。这套AR-HUD系统采用了全光交叉技术、多反空间光学设计,具备小体积、长光路的特点,并拥有13°*5°的大视场角。大视场角直接决定了可以覆盖的车前距离、车道范围以及显示内容。同时依靠LCoS硅基液晶投影技术,最高可具备1920 x730分辨率,12000nits的高亮度和1200:1的高对比度,画面显示更清晰。此外,它还具备自动侦测环境亮度功能,能在各种光照条件下为用户提供稳定清晰的画面,减轻不适感。——华为这个供应商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了。05 日前,我们从海外社交媒体获取了一组量产版宝马XM车型的低伪谍照。宝马XM将是宝马M系列的旗舰SUV,搭载基于V8发动机的插混系统,输出功率超600马力。根据此前外媒公布的消息,量产版XM将搭载4.4T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与电机组成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最大功率644马力,最大扭矩881牛·米。针对此前预计的750马力最大功率和1000牛·米的最大扭矩,宝马表示会在后期推出高性能版车型达到这一动力水准。——V8发动机在新能源时代真罕见。06 别克全新一代旗舰MPV车型定名:GL8世纪CENTURY。官方释义,GL8世纪CENTURY将开辟更高端、更豪华的MPV细分市场,并以“世纪之作”开创豪华MPV出行的新纪元。未来,GL8世纪CENTURY将与GL8陆尊ES和GL8陆上公务舱一起,进一步夯实别克在MPV市场的地位。——不能命名为GL9吗?07 近日,帕加尼官方正式发布了旗下全新超级跑车的预告图。新车代号C10,是帕加尼旗下的第三个车型系列,将会继续搭载AMG的6.0T V12发动机。据悉,新车将于9月12日在意大利米兰正式首发亮相,有意思的是,官方将会为新车的发布举行一场“充满音乐、艺术和技术”的发布会,以诠释帕加尼以艺术品造车的理念。——帕加尼真是在造艺术品。08 5月18日,东风雪铁龙30周年庆期间,官方发布“共创131X,用户成长体系”、“五心守护行动2.0”以及“48小时免费体验凡尔赛C5 X”等服务和政策。其中“五心守护行动2.0”具体包含:7天可退换、1年保价/3年保值、5年无忧/三年如新;原厂设备终身质保、终身免费救援2小时速达、地级市全覆盖;8项承诺不满意就退单、免费上门取送车升级;不限品牌增值换购;总经理热线速达、老客户“特惠礼”等。同时官方还针对凡尔赛在全国范围内陆续推出48小时免费试用活动。——都30年了。09 雷克萨斯官方发布了一张全新一代雷克萨斯RX的预告图,并同时宣布,新车将在6月1日早8:00正式发布。根据此前信息,新车或将会提供三种动力版本,分别为燃油版、混动版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版车型。——还会加价吗?10 日前我们了解到,路虎卫士130车型将会在5月31日全球首发,作为卫士车系中的“老大哥”,新车拥有更加魁梧的身材,同时还将采用八座布局,满足多人共同去户外“探险”的需求。据了解,新车内部采用2+3+3八座布局,同时还将集成最新、最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底盘技术,以便进一步支撑它的硬派越野定位。——这是真大哥,万万没想到有8座版本。
对于一款全新上市的车型来说,想要快速地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认知、获得认可,甚至让消费者愿意为之买单,显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毕竟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对任何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所以大家在选车时往往会选择那些有口皆碑、经过市场检验的成熟车型。冠以卡罗拉之名,命名就是锐放的实力体现但对于一汽丰田今年年初上市的全新SUV车型——卡罗拉 锐放来说,似乎并没有这样的顾虑。毕竟从命名来看,我们就能发现它与国民家轿卡罗拉有着一定的渊源。而卡罗拉在整个汽车行业的地位,几乎做到了让任何一个同级对手望尘莫及。 作为一款诞生至今已经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经典车型,卡罗拉经历了12代的更迭,并凭借强大的产品实力和口碑,满足了不同消费者迥异的用车需求,全球累计销量也已突破了5000万辆,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家轿。而卡罗拉在国内市场的表现自然也是如此,自2004年首次正式进入国内以来,卡罗拉已经见证了国内近500万个家庭的幸福生活。 而从2021年的销量表现来看,第12代卡罗拉仍在以月销近3万辆的速度走进更多的中国家庭,去见证更多家庭的幸福生活。那么在琳琅满目的合资A级车阵营中,为何卡罗拉能做到脱颖而出呢?我们认为,除了一汽丰田品牌的影响力以及卡罗拉一直以来省油、耐用的优秀口碑之外,基于TNGA架构打造的第12代卡罗拉凭借主被动安全配置、空间、动力响应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做到了充分迎合了国内消费者的需求,那么自然就会赢得市场认可。 因此不难看出,卡罗拉对于一汽丰田而言称得上是一块金字招牌,甚至可以说是一汽丰田的立足之本,那么既然敢为全新的SUV车型赋予卡罗拉 锐放这个名字,足以看得出一汽丰田对于这款全新SUV车型实力的高度自信,那么卡罗拉 锐放究竟有哪些优势?是全新SUV,更是一辆安全的卡罗拉既然敢冠以卡罗拉之名,那么也就意味着卡罗拉所拥有的一切产品优势,都会出现在这台全新SUV——卡罗拉 锐放之上。那么提起卡罗拉,你认为它最重要、最突出的优势是什么?我想一定是安全性。毕竟作为一台国民车,一家人一起乘坐卡罗拉出行自然是最为常见的使用场景,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与第12代卡罗拉的做法相同,卡罗拉 锐放在主被动安全性方面的表现也做到了极致,入门车型就搭载了7个SRS空气囊+新一代Toyota Safety Sense丰田智行安全系统,旗舰版车型的空气囊数量更是达到了9个,再加上TNGA架构车型突出的高刚性优势,卡罗拉 锐放成为了毫无争议的同级安全标杆。 说它是安全标杆并不只是因为主被动安全装配丰富,而是从国内外各项碰撞测试的成绩来看,卡罗拉家族的表现的确都格外突出。比如第12代卡罗拉在国内的中保研C-IASI碰撞测试中,安全性相关的测试均取得了最佳的G级评价,在被称为“厂商噩梦”的美国IIHS碰撞测试中,卡罗拉依然凭借全优表现,获得了Top Safety Pick+最高评分。 作为后起之秀,在泰国率先上市的Corolla Cross也在当地完成了ASEAN NCAP碰撞测试,并以总分88.61 分获得了5 颗星的评价。显然卡罗拉家族的安全性优势在卡罗拉 锐放身上得到了传承。对于追求安全性的消费者来说,卡罗拉 锐放的实力足以令人放心。面面俱到,卡罗拉 锐放不在产品力上做选择题而作为一台国民车,除了坚守安全底线之外,全家人一起出行时的空间、舒适性表现也格外重要。首先从后备箱容积来看,卡罗拉锐放达到了438升,能够轻松满足一家人出行时的需求。同时卡罗拉 锐放还支持后排座椅4:6比例放倒。在放平的状态下,哪怕你用它去搬家也毫无压力。 当然了,乘坐的舒适性更是头等大事。从设计来看,卡罗拉 锐放C柱之后的造型较为平直,这样的做法在保证后排头部空间的同时,门框高度也得到了提升,这样一来就有了新的优势:简单来说就是其他同级车型你可能需要低头钻进去,但卡罗拉 锐放则可以直接侧身坐进去,上下车会更为轻松。 当坐进后排之后,我们发现卡罗拉 锐放的后排座椅甚至还支持靠背角度的两档调节,进一步提升了舒适性。而从卡罗拉 锐放对后排舒适性的重视程度来看,它也确实是在向国民SUV的方向去努力。在空间大、舒适性强的同时,平顺好开、容易上手也一直都是卡罗拉家族的优势。如今卡罗拉 锐放将动力系统的优势进一步放大了。它搭载了2.0L自然吸气发动机+10速双传动CVT变速箱的动力总成。 这套动力总成在亚洲龙、RAV4荣放等定位更高、整备质量更大的车型上都做到了轻快的动力表现,那么在卡罗拉 锐放上自然不需要有丝毫顾虑。而这套动力总成在保证动力输出的同时,油耗居然还被控制在了5.9升/百公里。卡罗拉 锐放用极低的油耗表现再次证实的它的身份:这依然是一台我们熟悉的“卡罗拉”。 而作为一辆“卡罗拉”,品质可靠、保养维护便宜的优势自然也会得到保留。与第12代卡罗拉一样,卡罗拉 锐放的保养里程达到了10000km,远超行业内常见的5000km、7500km保养周期,再加上低油耗的表现,卡罗拉 锐放的用车成本优势再次凸显。 而在疫情之下,如果是公立医院的医护人员购买卡罗拉 锐放,甚至还能够享受终身免费基础保养的专属福利,进一步降低用车成本。注重服务体验的豪华品牌都做不到的事,如今被一汽丰田做到了,你敢说一点都不心动?凭借12.98万-16.98万元的售价区间、领先的动力总成、全系标配多气囊+ 新一代Toyota Safety Sense丰田智行安全系统、充裕的空间表现等核心优势,卡罗拉 锐放就已经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合资紧凑级SUV市场站稳脚跟。那么再加上卡罗拉家族一直以来的高保值率、可靠耐用口碑的加持,卡罗拉 锐放的竞争力又增添了几分。之前都说买合资家轿绕不开卡罗拉,谁能想到如今在SUV领域依然是如此呢?
曾几何时,哈弗H6、吉利博越、长安CS75、荣威RX5和传祺GS4还是中国品牌紧凑型SUV第一梯队,他们总是能稳坐销量前十。不过时过境迁,哈弗H6、吉利博越和长安CS75尚在,传祺GS4最先淘汰出局,荣威RX5也逐渐没了身影。近来看到第三代荣威RX5就要上市了,才发现6年间它已经换了3代。 6年换3代,高情商说法是荣威品牌推陈出新效率高,追求进步;低情商说法是荣威RX5由于竞争不过对手,不得不频繁换代。至于真实原因是什么,大家心里自有看法。但6年换3代,或许更多的是荣威RX5的辛酸。 (第一代荣威RX5)荣威RX5是2016年发布的,当时号称全球首款互联网汽车,与阿里巴巴合作打造,马云亲自站台。2017年全年销量近24万辆,位列SUV销量榜单前十。2018年销量小有下滑,到了22万辆,但依然位列前十,名次较2017年还有所提升。但2019年和2020年都险些跌出前十,销量也减少到16万辆左右。2021年销量则直接腰斩,8万多的销量让它直接排到30名之后。 (第二代荣威RX5)出道即巅峰,荣威RX5一直在走下坡路,而它的对手们,虽然也有升有跌,但无论是声量还是销量,都总能排名前列。那么第三代荣威RX5的到来,能让它重回巅峰?其实第一第二代RX5都挺有辨识度的,但荣威可能觉得还不够,于是第三代车型来了个十分夸张的设计。别的车都是前脸里面有大嘴,它是整个前脸都是嘴。不得不说,长安的无边界中网设计还是引领了一波潮流,第三代荣威RX5的设计也颇有点这个意味。但就是不知道如此夸张的前脸设计能否为多数人所接受。 前脸很夸张,侧面看起来就好很多了,非常动感。头部向前俯冲,尾部很厚重,看起来有种蓄势待发的力量感。隐藏式的门把手是当下的流行设计元素,花瓣式的轮毂样式则为整车的运动气质增色不少。 车尾看起来很敦实、厚重,显得整车很魁梧。两个小尾翼和双边的排气是为了营造运动感,不过还是比较克制,没有像别的车一样裸露四根排气管。贯穿式的尾灯同样是流行元素的运用,不过就整个车尾来说,虽然很有层次感,但想表现的元素还是太多了,不够简洁。 第三代RX5的内饰从前两代的竖屏变成了横屏,更贴近当下的潮流趋势,但也有些失掉了自我的色彩。这样的大连屏设计现在看来真是千篇一律了,必须要有所创新才行。 第三代荣威RX5也确实有所创新,它首创了可以左右移动的大连屏,但这个功能有有何意义呢?如果副驾驶也需要有个屏幕,那直接横贯中控的超大连屏岂不更好,这本来也是当下的流行趋势。而这个可左右移动的连屏,除了徒增故障率,提高维修成本之外,就只剩下向他人展示炫耀的作用了。所以这更像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毫无实用性。 动力上,第三代RX5还是采用了1.5T的发动机,不过是一台全新的1.5T,是蓝芯动力第三代产品。它有众多的科技技术加持,能实现近40%的热效率。动力输出相比老的1.5T发动机也有所提升,新机器可输出最大马力188马力,最大扭矩300牛·米,在众多1.5T发动机中都是拔尖的水平。与之匹配的是7速湿式双离合器变速箱,目前具体的加速表现官方并没有公布。 就目前看到的第三代荣威RX5的情况来看,它的表现绝对不差,但也绝对没有到出类拔萃的程度。现在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比亚迪宋PLUS宛如一匹黑马,把哈弗H6、长安CS75 PLUS和吉利博越都通通斩于马下,荣威RX5本就声势渐微,如果推出来的新产品仅仅是与同价位车型相同水准,那恐怕很难有所起色,必须有更强的、更具特异性的产品力才行。
摩托车品牌也在不断尝试全新风格美国人对于一切搭载内燃机的车辆都会毫不吝啬的堆砌排量,它们不会像欧洲人那样压榨每一滴燃油的热能,因为资源实在是太过于丰富。花费大力气提升那么一点马力实在没有必要,简单的增加排量就行了,如果发动机舱装不下,那就再把车做大一点。美式摩托车也继承了这一特点,不论是哈雷、印第安还是胜利,无一不是拥有庞大的车身,才能够塞进体积硕大的V型双缸发动机。比如883、侦察兵已经是各自品牌目前最“袖珍”的车型了,对比其它品牌的摩托不论是在重量还是在体积上还是要大上一圈。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东西也在改变。美式汽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当CT5-V Blackwing也玩起了精确操控,甚至有着比M5 CS还快的圈速时,各位应该明白时代已经变了。 美式传统摩托车也是如此,不论是哈雷还是印第安都在寻求突破,开始生产除了巡航车以外的产品,否则市场只会被进一步的压缩。因为即便是当今的美国青年,也早就告别了嬉皮士戴着头巾骑哈雷的时代,他们也在追求新鲜产物。今天这篇文章要介绍的印第安FTR 1200 Carbon(以下简称FTR 1200)就是这么一款车,它完全颠覆了大众对于印第安这个品牌的认知。FTR 1200的定位具有多样性第一眼看到这台车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它属于复古车,因为它和Scrambler实在是太像了,不论是凯旋还是杜卡迪都是如此。但是官方赋予其的定位是街车,也就是说官方将其和本田CB1000 R、川崎Z1000归为一类,但是它们没有任何的相似之处。这也是我见过官方定义和实际定位最不符合的一款摩托车了,只不过官方定位也就图一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官方定位看出品牌方是多么急切地想让FTR 1200脱离消费者的传统认知。 但是官方的命名暴露了一切,FTR是Flat Track Racing缩写,也就是泥地绕圈赛。这是一种发源于美国的摩托车竞速比赛,果然男人永远都喜欢玩泥巴,而这台车的理念也就是来自于Flat Track Racing赛车。这项比赛中,曾经印第安和哈雷是激烈的竞争对手。 当然了,不论是街车、复古还是什么的都不重要了,其实它就是一台Scrambler(攀爬车)风格的复古车,也就是和杜卡迪Scrambler 1100和凯旋Scrambler 1200形成直接竞争,定位相同且价格类似。FTR 1200的硬件参数FTR 1200在同排量之下价格的确昂贵,但是贵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它所使用的硬件的确出色。避震显眼的黄色弹簧一看就是来自于ohlins,这台车的前后的确使用了ohlins的可调避震器,目前ohlins避震似乎已经成为了高配民用摩托的标配,在杜卡迪的全系车型上尤为明显。 原厂的排气系统也来自于天蝎,当然天蝎所营造出来的声浪并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但是价格确实到位了。只不过最令人不解的是在改款之后,动力水平竟然急剧下降,特别是扭矩更是从120N·m减少到了90N·m,在排量不变的情况下的确让人难以理解。大幅度下降的扭矩对于骑行体验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于这类摩托车来说动力就是生命。 在2022款车型上,国内只引进了Carbon版本,也就是次顶配车型。只不过17.98万的售价着实有些昂贵。值得一提的是,印第安还细心地给FTR 1200搭载了闭缸技术。这项技术不是和汽车上的类似技术一样是为了节油,而是为了在发动机温度过高的时候让驾驶者有更好的感受。 在发动机温度超过80度的时候这套系统被激活,需要在油门没有拧动,并且转速低于2200转时候,发动机气缸才会停止工作(主要为了解决等灯时候腿部过热),同时改进了散热设计,以便于降低发动机热量的聚集。骑行体验更接近于巡航虽说整体都充满了越野风格,毕竟挂着FTR的名头。但是侧面的比例却更像是一台巡航车,因为车辆高度不高并且轴距达到了1525mm。比各类Scrambler或者是杜卡迪的骇客都要更长,这样就带来了高速巡航的稳定性与舒适性,虽说在灵活性上有一定的降低,但是这无伤大雅,因为它就不是一台用来激烈驾驶的车。 如果想要激烈驾驶和更高的可玩性,同样的价格为何不选择骇客950SP呢?滑胎翘头无所不能,还有着更暴力的动力输出特性以及高出很多的灵活性。既然选择一台底子里还是巡航车的摩托,享受它所带来的气场就足够了。而对于巡航车来说,脚踏板的位置有比较靠后,骑行姿态还是相对的战斗。并且FTR 1200还拥有更高的离地间隙,在通过泥土路面或者是碎石路面的,可以非常的从容。但是想要玩泥巴的话,各位就别用它去了,否则你也不舒服,车也不舒服。 总的来说,FTR 1200是一台很好上手的车型。适中的坐高、不暴躁但是充沛的动力以及舒适的坐姿,即便是新手想要驾驭这台车也并非难事。到了这里,我们可以为FTR 1200定下一个更为清晰的定位。它是一台拥有一定通过性的巡航车,印第安还是没有放弃骨子里的基因。它有巡航的复古、稳重,但是又拥有接近街车的灵活操控。总体来说,我们不能够将FTR 1200定义为任何一个细分类型。因为它拥有太多不同类型摩托车的元素,但是它绝不是一个“缝合怪”,它拥有非常鲜明的印第安特色。当哈雷都开始激进的做起ADV的时候,印第安FTR 1200其实是在向曾经的泥地绕圈赛致敬。18万的价位,稍微略高于凯旋和杜卡迪的Scrambler(1200和1100)系列。选择FTR 1200的消费者,从审美上对于这三者应该都是接受的。只是FTR 1200的骑行感受和另两个Scrambler有很大区别,这是很重要的一点,选择摩托车还是要选择自己能够驾驭的,这不仅关乎舒适性更关乎于安全性。
产品资讯:新款宝马3系官图发布;全新奥迪Q5谍照曝光;福特F-150猛禽R谍照曝光,搭载5.2L机增V8;宾利添越长轴距版将于粤港澳车展完成亚洲首秀;海马7X-E将于第三季度上市;东风风神皓极将于5月21日开启盲订。行业资讯:现代将停止索纳塔全新车型的研发,这一代车型或成绝唱;宏光MINIEV雪糕新品即将全国发售;新一轮汽车下乡政策有望6月出台;理想汽车1亿元成立新公司,业务含芯片设计等。01 5月18日,宝马官方正式发布了旗下新款宝马3系的官图(包含轿车与旅行版)。新车作为中期改款车型,在外观、内饰部分均进行了升级优化,动力系统则与现款车型保持一致。据悉,中期改款宝马3系的轿车版与旅行版都将于2022年7月份首发亮相。——最大的改变主要是内饰换了大连屏。02 近日,我们从海外媒体获得了一组全新奥迪Q5车型的路试谍照。新车外观设计发生了明显变化,但仍会提供轿跑版本,动力上或将引入48V轻混系统与插混系统。据悉,新车预计将会在2023年晚些时候才会亮相。从谍照上看,新车依旧包裹着伪装,但整体轮廓清晰可见。令人在意的是,新车前进气格栅一改往日的大嘴式设计,变为了一个长条形状的设计,内部中网也采用了点阵式排列的造型。——最早使用大嘴的奥迪也要放弃大嘴了。03 近日,我们从海外媒体获得了一组福特F-150猛禽R车型的谍照信息。此前一直有传言称,福特将会在搭载3.5T V6发动机的F-150猛禽之上再推出一款搭载V8发动机的高性能猛禽R型号,而此次泄露的图片可以证明该传言是真的。根据规划,新车或将于2022年年内发布,甚至可能就在未来几个月内。而结合目前福特旗下高性能车型采用的动力单元来看,F-150猛禽R极有可能将采用Shelby GT500上的5.2升机械增压V8发动机,目前该发动机在GT500上的最大功率为760马力,最大扭矩为847牛·米,这样的参数放在猛禽R上比那可以直接与RAM Trucks等类型的高性能皮卡同台竞争。——足够暴躁!04 日前,我们了解到,宾利添越长轴距版将于5月28日在粤港澳大湾区车展进行亚洲首秀。新车在沿袭了添越车系优势的同时,针对轴距加长180mm,同时将整车设计进行优化,拥有更加出色的后排乘坐体验。此前,官方在海外已经发布了添越长轴距版车型,新车是基于现款添越重新开发出添越长轴距版的整车白车身,对底盘、车身侧板、车门和车顶均进行了优化,其中轴距更是从2995mm增加至3175mm,同时整车长度达到5322mm,增加的长度全部位于座舱后排。——后门好长。05 日前,海马汽车发布了旗下首款纯电动七座MPV——海马7X-E的官图,新车是基于海马7X打造而来,外观只是在细节处进行了调整,其续航里程为500km(工况未知)。据了解,海马7X-E将于2022年二季度开启预售,三季度上市。据了解,海马7X-E主要面向多人口亲子家庭、机关事业单位、中小企业主、租赁出行公司、网约出行车主等市场,未来还将推出800km长续航的氢动力车型。——作为海南出租车还是可以。06 日前,我们从东风风神官方了解到,旗下全新中型SUV——皓极内饰将于明天(5月19日)正式亮相。同时,根据此前消息来看,新车将于5月21日开启盲定,并在三季度上市。此前已发布官图。动力方面,皓极将会有混动版车型和燃油版车型,混动版车型搭载东风马赫动力MHD混动系统,系统综合功率为180千瓦,峰值扭矩为540牛·米。燃油版车型搭载1.5T发动机,预计最大功率150千瓦(204马力),峰值扭矩305牛·米,与之匹配的是7挡双离合变速箱。——其实不丑,但就是有种拼凑感。07 日前,据海外媒体报道,下一代现代索纳塔的生产计划已被搁置,目前在售的第十代索纳塔(海外称第八代,代号DN8)将成为品牌37年历史上的最后一款。要说现代索纳塔,它曾经创下38个月“销量破万”,与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属于同级别的热销车型。而在2021年,北京现代索纳塔的销量仅为8321台,2022年一季度的累计销量仅为1643台,其中2月份的销量仅为69台,不禁让人感到惋惜。——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车。08 日前,我们从五菱汽车官方了解到,其正式发布“新款”宏光MINIEV马卡龙雪糕“官图”,并于5月20日“上市”。其将率先登陆南宁、成都、武汉三城,为广大消费者带来2022年夏天的“第一支雪糕”。——五菱开始走百货路线了。09 近日有国内媒体报道,新一轮汽车下乡政策有望于6月初出台,鼓励车型为15万元以内的汽车(含燃油车及新能源汽车),每辆车补贴范围或在3000元-5000元。业内专家预计,汽车下乡将促进燃油车20万-30万辆销量,促进新能源汽车30万-50万辆销量。——汽车行业亟待扶持。10 日前,我们从企查查上获悉,理想汽车成立四川理想智动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成立日期为2022年4月29日,法定代表人为George Li,经营范围包括道路机动车辆生产、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等。有消息称,理想汽车或许正在布局汽车芯片设计,但这并未得到官方证实。——自主芯片就应该支棱起来。
玉林路,三国时曾是蜀汉政权保卫王室的御林军的军营,称御林坝。后世人将御林误写成为“玉林”,遂今天的玉林路便成型。 今天,在《成都》的脍炙人口之后,玉林东路换装全新皮肤,将以更现代、更舒适、更成都的相貌面向大家。 路边酒馆喝一碗酒,咖啡小店来一杯冷萃,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从“御林”到“玉林”,全新的玉林东路再一次给成都市井带来新活力。 成都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小巷,走,我们一起开着小车,去“走街窜巷”,感受成都在新时代的别样生活。
Tecnica是Huracán家族中独特的一份子兰博基尼Huracán系列是目前少有的还在坚持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跑车,如果要将包围圈缩小到超豪华品牌的同价位产品,那么Huracán就是唯一在使用自然吸气发动机的产品。虽然没有涡轮,但是由于大排量以及高转速,Huracán同样是一台暴躁的跑车。Huracán诞生以来推出过很多的版本,有目前最强悍的STO版本,也有后驱版本,今天要介绍的Tecnica就是介于后驱版和STO版本之间的车型,同样是一款有着强悍实力的跑车。动力水平没有变化Tecnica的动力参数与STO保持了一致,640马力/565N·m,即便是后驱形式也能在3.2秒加速到100km/h。对于一台5.2L V10自然吸气发动机来说,这样的参数已经很出色。只是相比于对手一众V8涡轮增压发动机来说,不论是在功率还是在扭矩上都处于明显的下风。 不过Tecnica或者说整个Huracán车系就不是靠着绝对的动力取胜。对了,Tecnica与STO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Tecnica采用了后轮驱动。实质上一台重量仅为1379公斤的后驱跑车,想要很好地驾驭还是有很大的挑战性。其实从外观上来讲,我更加喜欢Tecnica。因为STO偏向于赛道化,有着非常夸张的空气动力学套件,久看之下反倒是容易视觉疲劳。而Tecnica的外观就非常的简洁,几乎看不到明显的空气动力学套件,是一台“素雅”的街车。 电控系统是Tecnica的亮点作为一台驾驶利器,Tecnica在电控系统上花费了一番功夫。比如工程师研发了一套名为LDVI的系统,这套系统在任何驾驶环境下都可以根据当前驾驶员的驾驶习惯进行深度学习,并且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为驾驶员调整出最适合的操控逻辑,通过控制四个车轮的转向、驱动轮的扭矩分配以及前后轮的牵引力分配来做到自适应。也就是说这套系统随时都在预判驾驶者的意图,以便在驾驶员有相应操作时做到尽可能快的反应,让车辆真正成为驾驶者手脚的延伸。 为了进一步提升Tecnica弯道极限,工程师还为Tecnica搭载了后轮转向配合扭矩矢量分配系统,让它有着更强的过弯能力。兰博基尼这套扭矩矢量分配系统的具体工作原理和很多搭载同样系统的车型类似,也就是可以为外侧的后轮分配更多的动力,你可以理解为有一根绳子拉着车辆的外侧过弯,呈现出过度转向的趋势,尽可能多的降低推头现象的发生。在出弯或者是转向过度的时候,内侧车轮则会分配到更多的扭矩,帮助车辆更快的出弯或者是抑制转向过度的发生。 这套电控系统让Tecnica的驾驶难度大幅度降低,但是又尽可能多得保留了对于车辆控制的乐趣。到这里一些键盘车神可能又会说电控系统太多,让跑车变得不纯粹。这么说就是想太多,购买这类车型的富二代有几个人会去体验车辆所谓纯粹的驾驶感受,有一个兰博基尼车标就足够了,不用去瞎操心。 空气动力学系统经过重新设计Tecnica看上去比STO低调很多,这不代表它就没有精心设计的空气动力学套件。请注意前车灯之下的Y型进气口,这是沿用自兰博基尼赛车上面的设计。主要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引导气流通过车轮,提升前轴下压力以及对于制动系统的冷却效果。 车尾还增加了一套固定式的扰流器,它有效提升车辆在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相比起Huracán EVO RWD,拥有全新扰流器的Tecnica尾部下压力增加了35%,但空气阻力并没有增加,反而还降低了20%。这还是一个很大的提升,一般来说下压力和风阻是矛盾的,同时做到降低风阻并且增加下压力并不容易。之所以没有使用大牛上面的ALA电控扰流器系统,主要还是出于成本的考虑以及车型的定位。毕竟大牛是兰博基尼的旗舰级跑车,最新的科技全都会往上面堆,而Tecnica的定位并不偏向于赛道化,固定扰流器已经足够了。 Huracán是目前最后保留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同类入门级超跑,为了让车辆拥有不同的驾驶体验,兰博基尼甚至没有在Tecnica上面使用引以为傲的四驱系统。虽说之前推出的RWD版本同样是后驱,但是动力、空气动力学系统以及制动系统都远不如Tecnica。工程师在赋予了Tecnica与STO同样强悍动力的同时,后驱系统又让车辆多了一丝不可控,对于消费者来说有着莫大吸引力。Tecnica是一台强悍的并且另类的超级跑车,就像保时捷GT3系列一样。它们都不是用绝对的动力来取胜,是通过极致的轻量化以及出众的底盘设定和调校,来战胜那些动力更为强大的对手。这可以说是跑车的本质,它应该是让驾驶者可以享受其中的交通工具。 在未来Aventador的继任车型将会依然搭载V12发动机,不得不说兰博基尼和法拉利在V12发动机上的坚持非常难能可贵,在这个V12几乎消失殆尽的年代,依然推出最为极致的作品。至于Huracán也即将迎来换代,只不过稍显遗憾的是换代之后的Huracán很有可能不会采用V10发动机,而是换装V8涡轮增压发动机。虽说动力更为强大,但是高转速自然吸气发动机所带来的激情也随着时代的改变慢慢消失。
提到HEV车型, 我们率先想到的是日系“两田”!在纯电车型飞速发展的当下,不曾想过中国品牌能够在混合动力系统上投入如此之高的热忱,也恰恰反映了国内市场的需求。 在开篇之前,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本次试驾的主力车型是哈弗赤兔混动DHT车型。很遗憾,由于一些因素,我们对哈弗H6S混动DHT和哈弗神兽混动DHT这两款车型的体验加起来也就半小时吧,所以这两款车型的内容篇幅较小,请读者理解。剖析柠檬混动DHT技术 在细聊产品之前,我们带大家回顾一下长城汽车这套自研的柠檬混动DHT技术。柠檬混动DHT技术是一套DHT高集成度油电混动系统,提供两种动力形式以及三套动力总成,可适用于HEV、PHEV两种动力形式,有“1.5L +DHT100”和“1.5T +DHT130”的动力总成。在PHEV架构下,还有“1.5T +DHT130+P4”四驱动力总成,分别对应不同级别产品。我们这篇文章主要聊的是HEV动力形式下的两种动力总成。 过于专业技术层面的内容,我们不在这里展开讲了,我们结合两大合资品牌的HEV技术来聊 。我们先简单聊一下丰田的THS混合动力技术,丰田的HEV混动技术是以“ICE发动机能耗最优”为底层结构设计逻辑,旨在让发动机省油,电机来调节,“三电”的标定仍是以燃油逻辑标定,放弃了动力性,更适合城市通勤;而本田i-MMD是属于油与电的“切割逻辑”,将发动机不能高效工作的工况留给电机,将高速巡航这种适合发动机直驱的工况留给发动机,虽然做到了基本的全速全域,保证了燃油经济性,但切割性较强,串联时的馈电能力有限,由于是单挡,故此中高速受限于系统的上限,动力较弱。 了解“两田”这两套HEV技术的优劣势之后,从技术竞争层面而言,长城汽车的柠檬混动DHT技术必须覆盖竞品技术的短板,才能更有突破性。柠檬混动DHT针对混合动力专门研发了1.5L/1.5T混动专用发动机、发电/驱动双电机、定轴式变速箱等。与目前行业主流的单挡方案不同,柠檬混动DHT发动机直驱拥有动力挡和经济挡的多挡位可选。通俗来讲,柠檬DHT的两档使得发动机能更早地介入驱动,弥补了本田在中高速路段动力表现不佳的缺点,在保证低油耗的前提下,同时保证了动力表现。哈弗三款混动SUV实力如何 先看我们试驾时间最长的这台哈弗赤兔混动DHT车型,它的新车指导价是13.88万元。我们按照这台混动紧凑型SUV的级别,以及价位去筛选了同级合资品牌竞品的混动SUV车型,并没有找到对手。(东风本田的混动CR-V最低配需20.98万元,广汽丰田的混动威兰达最低配需要20.58万元。) 这台哈弗赤兔混动DHT车型实际开起来的感受,确实要比之前试驾的1.5T燃油版车型的驾驶感受更好。它采用的是“1.5L +DHT100”的动力总成,最大输出功率140kW,综合扭矩370N·m,油耗4.7L(NEDC),0-60km加速时间3.9s,动力性能突出。配置层面,也具备了L2级驾驶辅助。 第二台试驾的车型是哈弗 H6S混动 DHT车型,实话实说这台车我们实际驾驶时间也就 15分钟,无法给出有价值的驾驶感受。不过,我们之前试驾过哈弗H6S燃油版的车型,燃油版的哈弗 H6S实实在在的要比它的基础车型第三代哈弗H6燃油版强太多了,主要提现在整个动力总成的调校上,那是我们测过燃油版哈弗车型里除了哈弗 H9,最好开的一款车型了。由此推测,这台哈弗 H6S混动DHT车型的实际驾驶感受也不会差。得益于柠檬混动优异的动力总成,哈弗 H6S混动 DHT车型最大功率179 kW,最大扭矩530N·m,在电机加持之下,混动系统加速的推背感更强。 第三台实测车型是我们本次最想试驾的车型,它是哈弗神兽混动DHT车型。为什么会如此之想呢?因为,按照官方的说法,哈弗神兽是哈弗品牌柠檬和咖啡平台结合体的最强形态。很遗憾,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感受它,后面有机会拿到试驾车再给大家详聊。 哈弗神兽混动DHT车型采用的是1.5T 4B15D+DHT+HEV动力总成,混动系统总功率高达179kw(110发动机+69电池),最大扭矩530N·m(300驱动电机+230发动机),动力性能突出。 关于哈弗神兽混动DHT车型在智能科技配置方面,采用了12.3+14.6英寸双联曲面大屏,除了这些常规配置外,还提供了25英寸 HUD 科技抬头交互,这块800*480分辨率全彩3.1英寸TFT抬头显示屏,可以做到4.3m最远投影距离。这次哈弗三款混动SUV试驾活动的背景是很好的,可以让我们同时感受柠檬混动DHT技术装车之后,在不同车型上的表现。很遗憾,由于一些因素,我们未能真实的对这三款混动SUV有更深度的见解,后期若有长测试驾车,我们将会和合资竞品来一次实打实的较量。但是,从理论层面而言,长城汽车这套柠檬混动DHT技术还是相当有优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