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石家庄1月5日电(记者任丽颖)5日,记者从石家庄市教育局获悉,6日起,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全部暂停线下教育教学工作。走读学校(幼儿园)全体师生自2021年1月6日起暂不返校,各学校安排党员干部值班值守。全寄宿学校自2021年1月6日起实行全封闭管理,半寄宿制学校自2021年1月6日起,走读学生暂不返校,寄宿学生实行全封闭管理。各学校根据寄宿学生数量及实际工作需求,安排党员干部、班主任、思政课教师及必需的后勤服务人员不再离校,做好全封闭管理的各项工作。其他教职工暂不返校,居家按照社区(乡村)疫情防控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当前,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短视频、直播和网络游戏的现象非常普遍。针对这一问题,不少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都上线了“青少年模式”,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内容和时间予以限制。不过,据媒体近日调查,一些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漏洞百出,存在未强制实名认证、内容把关不严、难以控制使用时长、诱导打赏、个人信息保护不力等问题。随着互联网深入渗透人们的生活,青少年已经成为触网的重要人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人数已达9.4亿,其中19岁以下网民占18.3%,为1.72亿人,学生占比最多,达23.7%。青少年由于好奇心强,辨别力和自控力较弱,容易沉迷网络,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此前媒体就报道了多起青少年因沉迷网络导致学业荒废以及未成年人巨额打赏的事件。为推进青少年网络防沉迷工作,2019年3月,由国家网信办牵头,主要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试点上线了“青少年模式”,通过使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等方面对青少年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可以说,推行“青少年模式”具有良好的初衷,然而,一些平台出于增加流量等因素考虑,或被动应付,或敷衍塞责,使得这一功能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其实,推行“青少年模式”,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不仅是政府层面的一种倡议引领,更有着相关法律和政策依据。2019年3月,原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要求设立未成年人网络专区、未成年人保护专员制度、休息提示制度、未成年人节目评估委员会制度等。2020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增设“网络保护”一章,要求任何企业都不得提供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的产品和服务。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徒法不足以自行,上述立法政策的具体落实需要网络平台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首先,应当完善青少年模式的登录验证制度,互联网企业应当通过复合验证等技术来实名验证青少年身份,同时注意保护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其次,互联网企业要加强技术投入,控制青少年上网总时长,允许监护人远程控制,并且提高密码难度,防止过于简单、可无限次输入密码等容易被破解的问题,避免卸载后重装即可绕开青少年模式的缺陷。第三,应当对青少年模式下的内容进行严格把关,精选适合未成年人的优质内容,优化内容池,这也需要更多资本和政策投入,激励内容创作者生产出更多适合青少年观看的精品。监管机关可以通过行政指导、发布标准、执法检查督促平台履责。行业协会也应当积极制定自治规范,对平台采取青少年模式的情况进行评估,并通过信用监管等方式对违法违规的行为进行惩治。当然,推进青少年网络保护工作,家长不可缺位。家长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家长的网络素养普遍不高,无法有效规范孩子的网络习惯,面对孩子沉迷网络的行为,存在简单粗暴干预和放任不管两个极端。对此,政府、社会和学校要形成合力,加强对家长的网络素养教育,帮助家长学会使用“青少年模式”控制和约束孩子的上网行为,并提倡家长以身作则,与孩子共同制定上网规则,培养孩子良好用网习惯。学校对于青少年“三观”的塑造影响重大。中小学应当开设网络素养必修课,帮助孩子正确对待网络,不受不良信息的误导,防止沉迷网络不能自拔。早在1988年,英国就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并设置相关考试,让中小学生能够管理自己的媒介接触行为,效果显著,值得学习。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堵住“青少年模式”的漏洞需要怀有对国家和民族未来负责的神圣使命感,需要政府、互联网企业、行业协会、家长、学校、社会等各方主体的共同努力。期待这一模式不再流于形式,真正成为青少年网络权益的保护伞和防火墙。(郑 宁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法律系主任、副教授)
据中新网报道,临近元旦,国内各高校陆续进入期末阶段,学生大军返乡在即。受疫情影响,今年各大高校实施了错峰放假,不少高校甚至在12月就开启了寒假模式。这个寒假究竟有何不同、假期疫情防控如何部署等问题,成为公众近期关注的焦点。高校错峰放寒假十分必要,一方面,高校学生多为异地就读,离家较远,实行错峰放假,可以缓解集中出行带来的交通压力;另一方面,近期国内几个省份出现本土新增确诊病例,实行错峰放假、防止人员过度聚集,也是疫情防控的需要。应该明确的是,高校错峰放寒假后,防疫措施不能“放假”。针对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各方都在积极部署。近期,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今冬明春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及早谋划寒假和春季开学安排,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学科研工作。从实际情况来看,今年各地高校的寒假都拉开了“时间差”,而且假期长短差别也较大。如此,就更考验各地各校的智慧,只有继续严格落实校园疫情防控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将病毒阻挡在校园外。同时,还需结合实际动态调整校园管控措施,加强校园聚集性活动管控;高度关注进入校园的各类物资特别是进口物资、冷链物资的检查和消毒工作,建立健全学校食堂冷链食品的集中监管、统一消毒检测机制;提前做好寒假和下个学期的工作预案,有序做好学生放假离校工作,继续做好假期留校学生的管理服务工作;加强家校沟通,指导、安排好学生的假期生活,尤其是即时掌握师生的健康状况。坚持人物同防,才能达到错峰放寒假的初衷。疫情防控没有旁观者,学生们也要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要谨记疾控专家以及各地教育、卫健等部门给出的出行提示,比如,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规划好回途路线、简化行程,途中避免在中高风险地区转乘交通工具;返乡的过程中要做好个人防护,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全程佩戴好口罩,等等。
在教育部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介绍,“‘十三五’期间,最大的突破就是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陈子季介绍,在服务国家战略上,全国职业学校开设1200余个专业和10余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领域,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制定实施《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2016-2020年)》加快培养制造业紧缺人才。在服务区域发展上,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推进“东西职业院校协作全覆盖、东西中职招生协作兜底、职业院校全面参与东西劳务协作”三大行动,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设备超过18亿元。在服务脱贫攻坚上,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来自农村,千万家庭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见效最快的方式。在促进教育公平上,中职免学费、助学金分别覆盖超过90%和40%的学生,高职奖学金、助学金分别覆盖近30%和25%以上学生。用三年时间扩招300万人,服务“六稳”“六保”,踢出了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临门一脚”。“十三五”期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马晓明介绍说,这些年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一直在强力推动专业群和产业融合,包括跟龙头企业建立特色产业学院,实现双元育人,“我们和华为合作,创立了‘课证共生共长’人才培养模式,把企业面向在岗工程师的培训认证和高职教育结合起来,解决了职业教育和行业企业发展脱节、教育标准滞后于企业标准、教学内容落后于技术发展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形成了一个开放的、能够紧跟技术发展的教育教学标准体系。马晓明说,“学生在校期间既有学生身份,同时通过到企业深入实践,有了工程经验和认证工程师的身份。对企业来说,减少了企业对学生职后培训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等问题。”山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邓云锋分享了山东率先探索建立“职教高考”制度的经验。在谈到如何破解“职业教育只能招收低分生”难题时,邓云锋介绍说,山东有不少超过普通高中和普通本科录取线的学生选择职业学校,职业教育让学生们在就业上有了更大的优势。邓云锋说,“原来的职业教育发展不受重视,很大程度上是发展有‘天花板’,到高职就结束了。现在教育部大力推动、稳步发展职教本科,构建起了中职、高职、职教本科相衔接的培养体系,包括下一步还有专业硕士、专业博士这样的路径,职业教育吸引力大为增强。”
12月22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探访了江苏省2021年艺术类专业省统考的评卷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省统考报考总人数约3.94万人,其中,美术类专业约2.8万人,音乐类专业约5900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约5400人。截至目前,三类省统考的笔试以及音乐类的面试工作已全部结束,预计2021年的1月中下旬将公布考生的成绩以及专业省统考的合格线。在阅卷现场的电脑机房,记者看到,所有的评委都是背对背独立评判,并且对于考生的试卷进行一次分档、二次分档,多轮评分。记者了解到,音乐类专业省统考分为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笔试已于12月5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顺利结束,面试于12月18日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顺利结束,正在进行面试评分。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徐元勇介绍,音乐类笔试采用网上评卷,确保评分效度信度。笔试按照高考文化科目的评卷办法,采用计算机网上评卷,所有题块均随机分发给两名不同的评卷教师分别独立评阅,若两名教师的评分在阈值范围内,取所评分数的平均值;超出评分阈值范围的,则进行三评甚至四评,确保评卷质量。面试全程实行多重随机管理,参加面试的评委从评委库中随机产生、随机编排考生考试时间、随机抽取考生考试顺序、随机抽取考生考试考场、随机抽取考生考试曲目、随机确定考场评委、随机抽选视唱曲目评判,进一步确保面试工作的顺利实施和考试结果的公平公正。记者注意到,面试科目均实行“先录音录像,后评委评判”。考试现场无评委,采用高保真录音录像,待考试全部结束后,再集中评委进行评判。今年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省统考,取消了面试,笔试已于12月20日顺利结束,评卷工作即将开始。记者了解到,笔试分为影评写作和故事创作两个科目。阅卷和音乐类一样,也是按照高考文化科目的评卷办法,采用计算机网上评卷,所有试卷扫描成电子文档,随机发放给两名不同的评卷教师分别独立评阅,若两名教师评出的分数在学科评卷专家组设定的评分误差范围之内,取所评分数的平均值;如果超出误差范围则请仲裁组进行评判,确保评卷质量。
丰台五小银地校区学生对话后厨大师傅,为校园食谱提建议9月下旬,北京市制定印发全市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实施方案,引导学生爱惜粮食、文明就餐,把“光盘行动”落实到每一所学校。在方案实施三个月之际,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本市部分大中小学校园了解到,各校通过加强宣传教育、优化供餐方式、精细化管理食堂、日常监督等举措,积极推行“光盘行动”,杜绝餐饮浪费,取得了很好成效。北京市教委表示,本市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节粮教育和习惯养成,持续加强中小学校集中用餐管理和规范高校食堂管理,不断提高校园餐饮质量,努力提升广大学生在校就餐满意度。同时,学校开展节粮教育情况和学生节粮表现,将成为学校文明校园创建的重要参考内容之一。学生对话大厨为校园食谱提出建议“在学校,你不喜欢吃哪种食物?平均一天会多添几次饭?哪种菜剩的最多?”……日前,丰台五小银地校区五六年级的少先队员代表,就学校午餐进行了一次大调查,并拿着统计的午餐数据表走进后厨,“对话”食堂大师傅,为校园食谱提建议。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该校不仅请学生走进食堂对话食堂大师傅,还请食堂大师傅每天走进教室,随时关注学生饮食特点,及时调整食堂菜谱搭配。此外,学校也会通过问卷形式了解家长对食堂的意见,并及时改进。据该校大队辅导员张宇迪介绍,目前学校午餐厨余垃圾比“光盘行动”前已经减少了一半。除了丰台五小,东城区教委也鼓励学校开展调研,进行满意度调查,研发营养与口味兼顾的食谱,提升学生营养餐质量,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市教委相关负责人强调,各校要通过准确掌握学生的饮食偏好、需求及食物摄入量,认真分析研究食堂每餐剩余饭菜情况,及时调整食品分量,及时改进烹制工艺,不断提升菜品质量,让学生吃得香、吃得完,减少因口味不佳造成过多剩餐浪费。食堂采购“按需定量”以减少浪费除了减少剩餐,市教委还强调,各学校要抓好学生食堂的日常管理,将节约理念贯穿到原料采购、加工经营、服务管理等各个环节,做好动态管理,加强对用餐人数的分析、预估和计算,做到按需采购、精准备货、合理配餐,有效减少饭菜浪费。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昌平区教委已经明确,下一步将针对存在的问题,例如部分学校食堂原材料进货较多、造成浪费等现象,引导学校食堂提倡食材科学分类、适量分装存储,按照先入先出原则,缩短食材流动周期,尽量即采即用,防止因存储不当导致食材变质造成浪费。对于市教委的要求,首都各高校也积极响应。例如,北京理工大学在食堂开展“少炒勤出”,根据售卖情况开展合理的出餐计划,避免因供过于求带来的餐食浪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行按需定量采购,密切关注校园内师生在校动态,每天下午4点下单采购第二天所需食材,做到精准采购,食堂对部分蔬菜的根茎和叶子分类加工,保证每一种食材都能物尽其用,用完的食用油桶集中倒立一段时间,不浪费油桶里的最后一滴油。推小份菜、半份菜等满足个性化需求“无汁无汤的菜成品重量由160克每份降至100克每份,同时适当下调价格。”在北京工商大学的校园里,“小份菜”成为食堂菜品供应的新变化。据北理工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光盘行动”顺利实施,学校推行“小份菜”模式,这一举措的推出,在实行“光盘行动”的同时,食堂厨余垃圾也比之前减少了三分之一。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学校要按照营养健康、适量节俭的原则,科学营养配餐,合理搭配菜品,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逐步改变传统的同样菜价、同样菜品、同样质量、同样分量的供餐方式,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群体个性化餐饮需求,推行按需定量、按量计价和半份菜、小份菜等,方便就餐师生适量选取,避免饭菜量过剩;鼓励剩余饭菜打包行为。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海淀区学校优化供餐方式,推进按需定量、按量计价和半份菜、小份菜,方便就餐师生适量选取,避免饭菜量过剩引起的浪费。高校方面,北京大学食堂菜牌增加“小辣椒”标识,避免不能吃辣师生误选辣味菜品产生浪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部分菜品由按份改为按个销售,适当减少盖饭类品种米饭分量,可免费续添;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食堂设置女生专用窗口;中国农业大学推出“燃烧吧卡路里”营养餐,供应丰富的低油少盐烹饪的荤菜、素菜,并详细标注了供应菜品的类别以及卡路里,同学们可根据自身食量以及卡路里需求进行点菜,做到光盘不浪费的同时,又能摄取到每餐所需的充足营养素,养成营养搭配好习惯。节俭用餐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学生们变身“光盘族”,北京各大中小学通过多种日常监督手段、激励方式等引导师生争当“光盘族”,甚至部分学校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行之有效的日常监督。“吃多少,盛多少,饭菜吃光才叫好……”在丰台五小银地校区,学校鼓励三四年级的学生自编儿歌,每日饭前进行朗读,以此增强学生的“光盘”意识;在门头沟区,各学校将节俭用餐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昌平区教委也将学校开展节粮教育的情况纳入年度考核,对开展节粮教育工作突出的学校要予以表扬和表彰,对开展节粮教育不力的学校予以通报批评,对存在严重浪费现象的学校严肃处理。高校方面,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在餐盘回收处安装摄像头,通过技术手段加强日常监督,及时提醒纠正餐饮浪费行为。另据介绍,北京体育大学也在推进收残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制止餐饮浪费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值得注意的是,在推行“光盘行动”过程中,有个别学校存在认识不准确、理解不到位、急于追求效果等现象。对此,市教委表示,将大力宣传校园节约粮食、杜绝浪费的好做法、好经验,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推动教育系统节粮惜粮活动的持续深入。同时,也将开展舆论监督,适度曝光反面典型。而学校开展节粮教育情况和学生节粮表现,将成为学校文明校园创建的重要参考内容之一。市教委督促各区教委和高校加大考核力度,将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和节粮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部门和个人给予表扬或表彰,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以适当方式予以曝光或通报批评,对存在严重浪费现象的学校要进行严肃处理。同时,持续把制止餐饮浪费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和日常检查的重要内容,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领导将定期带队入校开展明察暗访。下一步,本市将继续规范高校食堂管理,持续加强中小学校集中用餐管理,不断提高校园餐饮质量,努力提升广大学生在校就餐满意度。“节约粮食、杜绝浪费”也将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本市持续推进中小学日常行为教育,提高中小学生对节约粮食重要性的认识水平,加强家校联动监督,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浪费行为,共同推动良好用餐习惯养成。(文/本报记者 武文娟 供图/丰台五小银地校区)
12月上旬,2020南国书香节暨第二届深圳书展如期举办,并在疫情影响、电商冲击等多重不利因素下逆市上扬,现场销售突破2000万元,成为今年全国时间最长、模式最新、销量最高的城市书展。事实上,深圳作为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仅32.5岁的年轻城市,已经连续29年蝉联人均购书量全国第一。阅读,也被视为这座城市创新文化氛围的重要形成原因。那么,年轻城市的年轻人阅读现状究竟如何?在当下我们该如何对待阅读?深圳书展期间,青年作者蒋方舟与黄灯分别以作者和教育者的视角来探讨这一话题。新媒体内容冲击传统阅读“就普通高校的大学生而言,普遍的现状是深度阅读、经典阅读比较匮乏,加上碎片化阅读太多,就导致了在阅读现实感很强的文本上与时代之间有了隔膜。”今年获评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的《我的二本学生》一书作者、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黄灯说。作为一名作家,同时也是高校教育者,根据她十几年来对大学生群体的持续观察,这一群体的阅读习惯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机构此前的调查统计,当代大学生浏览短视频的比例高达83%,其中56%为重度依赖,34%为中度依赖,只有2%为存在于移动短视频之外的独立个体。“以我教授的文学为例,起码有五六年的时间,遇到的学生几乎都没有读过经典版本的《中国通史》和《西方哲学史》了。读过《红楼梦》的学生比例也在下降。信息时代对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是客观原因。现在的学生们大多离不开手机、电脑,新媒体对注意力的分散非常多,即使是无纸化阅读,也大多是网络小说、新闻一类的内容。”黄灯不无惋惜地告诉记者,“我感到孩子们的阅读质量变低了,阅读对他们的塑造作用变少了。”对于这一现状,蒋方舟也有相似的感受。“读书的好处已经毋庸赘言,但如今问题并不在于大家不知道读书好,而是说即便大家都知道读书是件好事,但其他媒介还是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来拉扯人们的精力。”在蒋方舟看来,这一现象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一方面,读书需要的专注力成本确实较高,需要自身毅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另一方面,当前的媒介环境中,娱乐内容的宣传投入远远大于书籍,导致书在与屏幕的“注意力争夺战”中所能发出的声音相当微弱,要靠读者主动阅读的动力和决心。人与城市都需要阅读滋养“经典作品,例如《红楼梦》,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形象的集大成的展现和表达文本,为我们呈现了完整的、优雅的精神质地。”黄灯认为,深度阅读除了人格的塑造之外,还是一种综合素养的养料,会让年轻人的生命更有宽度和厚度,这对他们的成长特别重要。“假如没有人文的滋养,一个人对世界的理解会相对简单粗暴,他可能不知道世间有很多柔韧、美好的东西,人与人之间是可以宽容理解的。”“读书给我带来很大的变化是看待人性和世界变得更加复杂和精细,因为书里营造的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或二元对立的,它有非常多复杂而美妙的东西。这让我增强了对于世界的理解能力和体察的细微程度。”蒋方舟说。“对于城市来说,深圳的精神气质之所以是今天这个样子,被称为创新之城,与阅读也是有很大关系的。”黄灯表示,阅读能够让市民变得更理性,更有思考能力,也更有创新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决定了一座城市的气质和品味。“这也是深圳能够源源不断吸引这么多人才、保持创新动力的原因之一。”倡导阅读但要避免“功利性阅读”如今,读书被公认是增长知识和阅历、缓解焦虑迷茫最便捷的途径,“年轻人要多读书”也成为一句网络流行语时常出现在表情包、日常对话当中。各国为了“劝年轻人多读书”绞尽脑汁,例如英国推出“地铁丢书行动”,美国颁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但效果有限。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年轻人多读书、好读书呢?蒋方舟从个人和城市层面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她认为目前国内的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做得很好,例如深圳读书月、南国书香节,会把很多作家从书里带到读者面前交流,这种直观的方式让大家和书的距离更近,对阅读也更容易产生兴趣。黄灯则从教育者的视角提供了一些建议:“年轻人的读书方法在从小到大的教育过程中被过多干预,形成了一种功利性阅读倾向,导致了目前‘有知识、没文化’的现象。”黄灯认为,由于外界的干预太多,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为毕业、就业作准备,学生们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学校和家长应该给孩子多留一些自主支配的时间,“不是说每天打‘营养针’,孩子就会长大,应该给他们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寻找成长的方向。”
新华社武汉12月21日电(记者李思远)从学生书法作品中海选,每隔两周一换……湖北省宜昌市一中学采用学生的书法作品作为校牌近日走红网络。记者采访了解到,采用学生书法作品作为校牌是为了鼓励学生发扬传统文化和彰显学校特色,这种做法该校已经坚持了四年。网络视频显示,12月17日,宜昌市第二十七中学老师和保安将一幅新的校牌悬挂到学校大门边。这幅校牌是该校8年级6班学生范梓欣手写的书法作品,字体潇洒飘逸。宜昌市第二十七中学专职书法老师代先洲介绍,书法是该校的特色,从2007年开始,书法课就成了学校的校本课程之一。2016年,学校建立了古色古香的书法艺术馆,同时决定用学生的书法作品作为校牌以此激励学生。该校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作品海选,经过老师筛选和评定,选取优秀的作品作为学校的校牌。“为了让更多学生作品得到展示,校牌每两周更换一次,轮流展示学生的作品。现在,学生都以书法作品能上校牌而自豪。学校还专门在大门口安装了定制的玻璃外框,避免受到风吹日晒,又可以随时打开更换。”代先洲说。据了解,书法已经成为宜昌市第二十七中学的一张名片,每年在各类相关比赛中获奖的学生作品多达一两百幅。每到春节,学校都会组织集体写春联等活动。宜昌市第二十七中学校长胡明春说,多年实践表明,书法等传统文化的美育效果明显,学校将继续把书法特色坚持下去。
“焦虑感一般都来得很突然,大多是在深夜,看着书、刷着朋友圈或是与朋友聊天的某个瞬间,就会突然陷入不安,心率加快,无法继续专注于手中正在做的事,甚至有时候会很想大哭一场。”今年27岁的许潞(化名),是一名外企职员。他说自己曾经会因为处于没有理想和目标的状态而感到焦虑,而现在却又因为有了理想,却不知能否实现,以及何时实现而焦虑。“工作了之后,总是对当下的自己不满意,害怕看到别人抢先一步完成我想做的事,害怕在我从事的领域被拿来和人比较,我不想输,不想平庸地度过这一生,当不甘于人后的情绪逐渐被放大的时候,要强就变成了焦虑。我也经常想:当你放纵自己焦虑情绪的时候,或许别人正在努力,你要立刻行动。而越是如此想,便又愈发焦虑了。”与许潞相反,曹殊(化名)的焦虑则是“做着不喜欢的事但又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做什么。”曹殊今年23岁,他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父母替他选的,但他对这份工作完全没有一点兴趣。“有一阵子工作量和压力都很大,几乎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我梦里不是在做报表就是跟领导和同事吵架,醒来后躺床上觉得脑子一片空白。后来,在没有跟我父母商量的情况下,我辞职了”。辞职后的曹殊跟父母有过几次暴风骤雨般的争吵,吵到疲惫后,他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听爸爸隔着房门喊“那你到底要干嘛?”冷静了几天后,他决定去留学,可后来遇上疫情,留学计划便搁置了。“我现在时常会因为不知未来该如何而焦虑,没有明确的目标,又不愿违背意愿做不想做的事。总觉得在找到方向并证明自己之前,焦虑会一直缠着我。焦虑时会忽然觉得手足无措,做什么事都不能持续,心里总觉得踏实,烦躁不安。甚至此时去回忆那种感觉都会觉得痛苦”。【专家建议】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评估中心主任石川:焦虑的核心就是不确定,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焦虑可以表现为担心害怕,也可以表现为各种身体症状。焦虑的形式是多样的,从表现上可以分为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从发作上可以分为慢性的广泛性焦虑和急性的惊恐发作。精神性焦虑表现为精神上的过度担心和泛化。由于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个体会表现为易激惹、易发脾气、易生气,而且会影响个体的大脑对世界的认识和判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的情况。长时间的焦虑会使大脑处于一种异常活跃的状态,从而导致个体容易失眠。而失眠又会引起新的问题,例如记忆力下降、反应变慢等。焦虑也会产生一系列的躯体症状,比如心慌、胸口发闷、口干、尿频、出汗,甚至是感到憋气或者是过度的喘气,肌肉也会表现出特别紧绷的现象,容易酸痛,甚至发抖。急性发作的焦虑,也叫惊恐发作,个体会表现为:突然感到心慌、胸闷、出汗,觉得失控,甚至有一种濒死感。急性焦虑发作时间比较短,一般持续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最长不会超过一个小时,特点是突然发作、突然中止。焦虑其实也有它的功能和意义。焦虑是人类在面临病痛、灾难等重大事件时的一种应激反应,是一种正常现象。它实际上是生物本身应该有的一种防疫功能,在遭遇比较重大的事件时——比如说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产生焦虑情绪是人的正常反应,它是一种身体的保护机制。北京回龙观医院党委书记杨甫德:每个人在经历重大负性事件后都会有一些焦虑、担心等负性情绪,这些是正常的,应接纳并允许自己有这些情绪,并适度宣泄情绪。面对压力,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例如在稳定的居所、定时吃饭、按时休息。维持日常的生活和稳定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减轻压力。稳定的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一些稳定化技术来实现,比如深呼吸放松、音乐放松、冥想训练等。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还包括规律的生活,获取良好的社会支持,与信任的人如家人、朋友交流和沟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或者能有愉悦感的事情。同时大家注意要避免消极应对,不要过量饮酒、吸烟、服用药物,也不要过度工作和过多睡眠。(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见习记者 陈鼎)
日前,一则喜讯给江苏扬州的校园足球再添前行动力。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闭营,扬州市朱自清中学姜宇同学表现出色,在301支队伍、5544名运动员中一路过关斩将,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总营最佳阵容的1/44。据了解,进入夏令营“全国最佳阵容”的运动员会同时获得参加冬令营资格,接受精英训练,进入校园足球国家队的选拔。姜宇的成功晋级是近年来扬州市深入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一个缩影。一直以来,扬州市教育部门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教体融合、共同发力,育人为本、普及为基,机制为重、竞赛为要”的原则,在该市各类各级学校普遍开展足球运动,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因材施教的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体系和“校长杯”“县(市、区)长杯”“市长杯”三级赛制及“校园足球俱乐部”联赛等完善的竞赛体系。为助力校园足球持续发展,扬州不仅加大了经费投入,也加强了校园足球师资培训,充实了教练员队伍。仅扬州校园内E级教练员近两年来就增长了近100人,近三年来30位教师拿到D级教练员资格证书。该市全国足球特色学校从2016年53所增长至126所,创建了两个省级足球试点县、2所江苏省足球后备人才示范学校、6所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和20所省级足球特色幼儿园。2016年以来,该市建成了22片青少年校园足球笼式足球场地。“今后,我们将着力全面发挥足球育人功能,不断推动学校由足球特色学校向足球学校的跨越发展。”扬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昌明说。(特约通讯员 谈雷 田文荟)
人民视觉供图当“中考体育占分逐步走向100分”的趋势,成为学生、家长、校长、教师的一个共同判断方向时,学生体育运动开始“动真格”的了。“不允许占用体育课,喊了多少年了?我可以肯定地说,这种现象依然有,但现在以及将来,这种做法将会越来越少。”上海一所知名初中的体育教师王华(化名)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未来要接受考验的,是学校里的体育教师,“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让学生上课心率达到120-140的,也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适应未来可能的新考核”。12月14日,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五场“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再次明确了“体育中考”的大趋势,“目前全国各地都已经普遍推进了体育中考,所有地方的中考都要考体育,分值从30分到100分不等。从2021年起,绝大多数省份体育中考分值都会增加,而且增加的幅度会比较大”。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体育中考如今正朝着带火“全民体育”的方向发展。中考体育培训项目供不应求网球场地一票难求网球、篮球、游泳,初二学生家长罗女士每周六都会陪孩子一起泡在上海浦东的三林体育中心。这个在自己上学时认为“体育课就是聊天课”的运动“渣妈”,如今和儿子一起上网球课,“儿子打完网球,去打篮球。他打篮球时,我和爱人一起打网球”。罗女士的儿子明年即将初中毕业。根据2019年4月上海市教委制定发布的《上海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实施方案》,这群2021年参加中考的学生,刚好挤进体育中考“小变革”的试验田。上海的体育中考分值为30分,其中15分为日常考核分值,15分为统一考试成绩。而在“统一考试”中,体育运动项目被分成了4个大类。第一类占6分,可选项目为1000或800米跑、200米游泳、4分钟跳绳;第二类占3分,可选项目为50米跑、立定跳远、实心球、仰卧起坐、25米游泳;第三类占3分,可选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体操;第四类占3分,可选足球、篮球、排球。与往年相比,2021年体育的中考分值没变,但增加了4分钟跳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武术等可选项目。网球、篮球、游泳,是罗女士为儿子配置的“最佳体育运动组合”——网球锻炼协调性,可以消弭儿子的弱项;篮球是儿子喜欢的,可以帮助孩子长个子;游泳练耐力,冬天游泳还能预防感冒。她告诉记者,目前初中生家长最青睐网球和羽毛球课,但能像自己一样腾出一天时间泡在运动场馆的人很少,“我是一个在学生阶段特别不喜欢体育、跑个800米都要哭出声的人。现在快40岁了,每天逼自己跑步、锻炼,累得不行。我想让孩子从小就锻炼起来,正好有体育中考改革,顺水推舟”。记者注意到,从今年10月教育部发布“体育中考逐步占分达到100分”这一消息后,上海各大体育场馆开始陆续上马“中考体育”相关的培训,一些培训机构打出了“运动兴趣+应试提分”的口号。有的机构还推出了“3个月中考体育提分计划”,为学生配备“中考顾问团队”和“具有丰富测评经验的专业教练团队”,收费不菲。网球教练小叶告诉记者,今年10月以来,自己的私教预约量呈几何级上涨。忙的时候,一天从早上9点陪练到晚上7点,10个小时都顾不上吃饭。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网球技术快速提高,一小时里聘请两名教练陪孩子练球——一人给孩子喂球,一人纠正孩子击球动作。上海的网球场也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状况——各大网球场不允许电话预约,要求消费者每周一早7时去现场排队预约场地并现场支付场地费。“黄牛”则伺机而动。上海黄浦区的一名“黄牛”告诉记者,自己每周一早上4点起床去体育中心排队,原价150元1小时的周末网球场地,至少到200元才能出手,高的时候可以卖到280元。幼儿园和小学家长未雨绸缪1分或是千军万马记者注意到,除了初中生家长,加码体育运动培训班更起劲的,当属小学生、幼儿园学生家长。李先生的孩子正在读小学三年级。最近在孩子已有的校足球队基础上,李先生自行给孩子加码了网球项目——他准备让孩子在寒假期间“天天打球”。李先生告诉记者,从今年10月开始,因为中考体育可能会有新政出台,小学生家长群开始“沸腾了”:“2021年中考的孩子,还是30分的分值;等到我们孩子中考,很有可能就是100分的分值了。”家长们的一个普遍判断是——体育30分的分值,对学生的要求可能只是“会打球”“能跑完”;而一旦体育分值达到100分,对学生的要求可能就是“0.1秒的差距等于1分”,为了拉开分值,势必会在技巧、完成程度、速度、质量等方面加码。这种情况下,学校体育教育能否“跟得上趟”就成为焦点。“一个简单的立定跳远,都是有技巧的,多跳个0.5米可能分值就不同了。”一名体育中考培训机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12月初“云南中考体育100分”正式方案的出台在全国范围都受到了广泛关注,这是全国第一个确定体育100分考什么、怎么考的省份。它的做法,也成为家长、老师一窥未来改革走向的一个风向标。云南省教育厅办公室主任李光洪称,云南方案中的“体育100分”并不是为了考出区分度,“只要认真上课、坚持锻炼、积极参加竞赛活动,每一个学生都可以考出100分”。但家长们的想法,似乎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所愿”不尽相同。李先生专门研究了云南体育100分方案的细则,他注意到,以1分钟跳绳为例,九年级男生跳110个只能得0.1分,而跳170个就能得2.0分,每0.1分之间的差距是3个,“真到了中考时,1分就是千军万马,家长不可能不争不抢,不可能不报培训班”。不以分数论英雄消灭“三无”体育课上海市建平西校校长赵之浩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体育中考最关键的问题不应拘泥在“占多少分”上,而是要关注青少年运动习惯的培养以及学校的重视程度上。赵之浩从事了20多年初中教学工作,一个重要的感受是——上海越来越重视体育课。“从最早的中考1分体育分都没有,到后来有4分,现在有30分,又增加了乒、羽、网等可选项目,体育越来越重要”。“过去,有的学校校长是非常不重视体育。纳入中考后,那些校长要改了。”赵之浩说,“体”是形式,“育”是手段,以体育人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和强健体魄的“健康人”,“中考是指挥棒,是告诉校长们要加强重视体育。但学生体育好不好,不能以分数论英雄”。早在“体育中考100分”这个消息出来之前,赵之浩所在的学校就自行订购了价值不菲的乒乓球、羽毛球发球器,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练习。此外,学校两座篮球馆也在今年重新装修,购置了高级别的篮球运动器材。他特别不赞成学生为了体育成绩报课外补课班,“只要校内体育课认真上,老师都会教好,把运动质量提高上来。家长要理性选择,相信学校”。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党委书记汪晓赞长期从事提高学校体育教育质量的研究,她也特别关注孩子们的“运动习惯”,“有人说我们过去的体育课不出汗,体育老师其实也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正探索如何监控体育课的运动强度和密度。”12月12日,首届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成立,教指委成立当天即发布了《中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0-2030)》。方案要求,学生每节体育课的运动密度要达到75%以上,运动强度达到心率140-160次/分钟,每节课的运动技能练习时间为20分钟左右,体能练习时间为10分钟左右,彻底改变“无运动量、无战术、无比赛”的“三无”体育与健康课。汪晓赞介绍,华师大课题组目前已经在上海各区试点运动测评小程序,学生佩戴智能监测设备,不仅能在体育课上进行比赛,还能在家里进行运动比赛,“所有数据全都在线上,运动够不够,一目了然”。汪晓赞说,2018年教育部体卫艺司提出了“布置体育家庭作业”的想法,当时体育老师们很愿意执行,但却苦于无法操作,“我们不知道如何监控孩子们在家里的运动表现”。她向记者展示最新成果,当每一个孩子都系上心率带或手环等智能设备时,体育老师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上根据色块来判断每个人的运动强度大小,颜色越深,运动强度越大。在智能跑道上,体育老师不仅可以测试一名学生跑步的速度,还可以测试步频、步幅、跑步姿势等,可以评价一个学生的平衡力、弹跳力、灵敏度等;在足球对练中,专家们在足球中植入一个芯片,就可以在智能终端上观察球员的运动轨迹以及技战术水平。“我们有一个设想,如果全国的孩子都能在3岁以后拥有一个自己的运动数据库,可以让这些数据从幼儿园伴随他们到大学毕业。那体育中考和体育高考,是不是就可以给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不是一次考试的评价,而是一个过程评价。”汪晓赞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人民视觉供图“不提作业母慈子孝,一提作业鸡飞狗跳。”“一些家长对孩子整天担惊受怕,只要孩子不学习、不听话,就压不住火。”“有的家长则开口闭口‘别人家的孩子’,不断给孩子加压,似乎不给孩子报班,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有的家长积极加入各种群,希望找到‘一招鲜’,找到‘金科玉律’,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七届年会家庭教育分论坛上,有关中国家长教育焦虑的话题被频频提及,这种焦虑背后暴露的是什么,以及如何消除这种焦虑,成为与会专家学者探讨的主要议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提起家庭教育想到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焦虑”。2018年,她所在的北师大对外发布了一份题为“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的报告,该报告对全国近20万名四年级、八年级的孩子及其班主任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八年级学生均感受到家长对成绩有较高的期望,45.9%的四年级学生认为家长希望自己考到“班里前三名”,42.7%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希望自己考到“班里前十名”。“我们的家长总以为孩子学习好就好了!这样的出发点无疑是为人父母的一片拳拳之心,但问题是,当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只剩下学习,还要求孩子在学习上做到‘超常’,这时我们的孩子就可能变得‘不正常’。”边玉芳说。从事青少年研究工作将近30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的感受和边玉芳很像,他提起家庭教育想到的是“童年恐慌”。多年前,孙云晓就曾发出一个呼吁:警惕童年恐慌。他说,童年恐慌让生命难以生长,甚至扭曲、毁灭。而儿童“童年恐慌”的背后,其实就是“父母的恐慌”。在他看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在增高,希望能给孩子提供最优质的教育,但不同的家庭,对于优质教育的理解有很大偏差。有的家庭教育走了样,陷入家庭教育“学校化”“知识化”的误区。其结果是,家庭变成了学校,家长变成了老师,关注点都在学习上、技能上。“这就背离了家庭教育的根本宗旨和主要任务。”孙云晓说,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一个孩子生下来既需要知识教育,也需要生活教育。将这两个教育完整地结合起来,相互支撑配合,才会有一个健康、和谐、发展的孩子。那么,家长为何如此关注孩子的学习,又如此焦虑?有人认为一个无法回避的原因是,一些学校老师将批改作业、教孩子知识的部分任务“转嫁”给了家长,家长在一天的辛劳疲惫之后不得不面对孩子和“繁重”的作业,难免心力交瘁,产生焦虑情绪。但在边玉芳看来,家长之所以如此焦虑,如此在意孩子的学习,更主要地在于他们总害怕孩子未来没有出路,总以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好了,总以为孩子学习时间越多,学习成绩越好,未来的成长就好。“深层次原因是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对孩子什么阶段培养什么能力、什么阶段学什么、不学什么缺乏认识,还有不知道孩子的成长需求,也走不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边玉芳说。她以0到6岁的孩子为例,这些孩子需要学习什么?“想想我们0到6岁怎么成长,恰恰是自由地玩耍,相当多的运动,才是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边玉芳说,大量的研究证明,0到6岁的孩子需要户外运动时间,其中1个小时的体育锻炼,3个小时的自由玩耍。在她看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多方面的成长需要,他们要找寻人生的意义、知道自己活着的价值,他们有与人交往的需要,要在人生的多个方面证明自己“我能行”;他们首先是一个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学习的机器,他们需要丰盈的生活,而不是“吃饭”“学习”“睡觉”这样简单生活的重复。在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总校长刘长铭看来,家长越来越多干预孩子的生活,孩子就可能越来越缺乏独立性,这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成年人总认为孩子小,总认为他离不开家长,总认为孩子依赖家长,使得孩子越来越依赖家长,而家长越来越多地干预孩子的生活,把大人的想法强加给孩子,陷入恶性循环。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不少家长认为得到好成绩,考上好学校,才是孩子的头等大事。等考完学再发展兴趣,再做其他感兴趣的事情,也不迟。因此当孩子的兴趣与家长的愿望不一致时,多数家长会想方设法让孩子服从大人的意志,或强迫或利诱。但在刘长铭看来,兴趣的产生是大脑发育的结果,很多研究表明,过了某个阶段兴趣会减弱,甚至会消失。“所以我的建议是,只要孩子兴趣是健康的,我们就应该鼓励。没有兴趣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当学习证书成为人人共有的共性以后,兴趣和特长就成为一个人社会存在的价值。如果你有了独特的社会价值,也就不存在和别人的竞争了,也就不会产生焦虑了。”刘长铭说。在他看来,不少家长的焦虑,是唯恐孩子在技能方面被“别人家的孩子”赶超,认为被别人超过了,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其实家长需要考虑的不应该是孩子是否输在起跑线上,而要想想孩子在1万米、两万米以后会不会掉队,在10年、20年后,还能不能顺应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和社会。什么样的教育观最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孙云晓认为,毫无疑问一定要从儿童实际出发,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个人具有的潜能。在孙云晓看来,天才是选择了适合他的道路,蠢才就是选择了不适合他的道路。好的教育让人获得自由、获得幸福、获得自己潜能的实现,这是教育的本质。孩子是千差万别的,潜能也是千差万别的。儿童教育就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作为学者,边玉芳曾不止一次地被问到“教育孩子有没有一招鲜”,她的回答通常是“没有”。“如果非要找一个出来,那么让孩子成为一个正常人,比单纯成为一个学习上的‘超常者’重要很多。让他们有人的情感,对亲人有感恩的心、对他人有恻隐之心;他们有基本的生活感知能力、情绪调节能力,抗挫折能力……以人的方式培养孩子。这就是最大的一招鲜。”边玉芳说。(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