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场疫情带来的留学变局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很多留学生的海外求学计划。一些已经拿到海外高校录取通知书的学生或因相关国家签证和入境政策的改变,或出于对海外疫情的担忧未能按时入学。一些已经在海外高校就读但回国休假、实习的留学生滞留国内无法返校。还有很多正在为海外留学做准备的高中国际项目学生,也因为关键外语和学业考试的大面积取消,以及留学前景的不明朗而陷入迷茫焦虑。 面对这些问题,各国高校普遍启动了线上教学,滞留海外的留学生可以远程参加课程学习。很多短期留学项目及时做出灵活调整,如欧盟“伊拉斯谟”计划启动“混合流动”方案,项目学生可以在本国在线参加留学目的地院校课程,根据疫情发展灵活选择入境留学时间。还有很多高校通过跨国校际合作或海外分校解决滞留留学生的学业问题,如康奈尔大学推出“Study Away”计划支持滞留海外的留学生在当地合作院校入学学习。另外,针对已经拿到海外高校录取通知书但改变留学计划的高中国际课程项目毕业生,我国教育部及时出台政策,允许90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计划外扩招,接收部分符合要求的学生入学。这些应急之举,加速了近年来留学形态日益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模糊了留学教育本土与海外学习之间的地理边界以及线上和线下学习之间的物理边界,在全球疫情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混合留学”或将成为留学教育的“新常态”。对我国而言,多样化的留学形态给教育治理带来了一系列挑战,但也为我们进一步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做强“留学中国”品牌,更好地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提供了新的机遇。 2.“混合留学”带来的四重挑战 一是学习结果认证和转换的挑战。高等教育学习结果的认证既包括终结性结果即学历学位的认证,也包括对阶段性学习结果即课程和学分的认证。不同国家之间学历学位的互认开展较早,我国也已与54个国家签署了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海外留学生学成归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会对其海外学历进行认证。而学分的认证是促进更广泛国际学生流动的关键要素,但由于不同国家高校入学标准、专业设置、学制安排、课程类型和评价方式的差异,学分互认一直是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中的一个制度难点。迄今除了欧洲国家之间基于“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学分互认制度之外,大多数国家之间尚未建立直接的学分互认机制。我国高校通常是基于校际合作协议,以本校各专业培养方案为参照,对赴海外交流学习的学生所修课程学分进行认证和转换,仅适用于在本校入学的学生。在我国现行的高校招生和培养制度下,已经在海外高校就读的留学生,想要中途转回国内高校继续学业几无可能,即使是转到其他国家高校,也面临前期学习结果“清零”的风险。 二是中等和高等教育衔接的挑战。对我国学生而言,高中毕业参加高考,再通过政府主导的统一录取程序几乎是进入高校的唯一路径。而在美英等主要留学目的国,多以高校为主体,参考本国认可的中等教育课程体系成绩、标准化考试成绩以及其他综合材料对学生入学申请进行评估,留学生则还需要提供外语考试成绩。基于这种差异,在强大的高等教育入学竞争压力下,我国很多有留学意向的学生会根据目标国家高校的招生标准在高中阶段选择就读国际课程项目,并参加相应的外语和学业考试。有的国际课程项目学生甚至没有普通高中学籍,还有学生直接在校外机构接受国际课程培训。对于这些学生而言,选择这一“体制外”路径就意味着放弃了高考和国内升学。疫情之下,这种互不融通的“双轨制”风险暴露出来,很多本已拿到国外高校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受疫情影响放弃留学,随之陷入无学可上的困境。虽然教育部及时出台政策,允许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扩招接收部分学生,但他们未来毕业只能获得外方合作院校学位,不能获得中方高校学位,其背后还是因为国内外高校入学资格的互不融通和可能由此引发的教育公平问题。伴随疫情常态化和留学形态的多样化,在高考之外,是否能够通过其他考核形式允许高中国际项目毕业生和已在海外高校就读的留学生在不同学业阶段进入或转入我国高校学习,是否可以向这些学生颁发学位,同时如何保证教育公平,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制度性问题。 三是跨境在线教育治理的挑战。疫情大大加速了线上和线下教育的融合,也扩展了人们关于留学教育的认知,互联网为高等教育的“在地国际化”和“不出国门的留学”创造了更多可能性,跨境在线教育的治理随之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从国际贸易角度来看,跨境在线教育属于教育服务贸易四种形式中的“跨境交付”。在世贸总协定框架下,我国对教育服务贸易“跨境交付”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未做承诺,可以自主决定开放程度,这避免了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在“入世”初期因互联网技术发展滞后和竞争优势不足遭遇发达国家远程教育资源的冲击。但时至今日,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绩,在线教育资源和平台建设突飞猛进,但跨境在线教育的治理却明显滞后,缺少明确的政策思路和制度框架,在境外远程学历教育的准入、在线课程学习结果认证、慕课平台监管以及在线教育资源参与合作办学等方面,尚没有精准的管理规则。这既不利于我们积极引进和利用国际优质在线教育资源,也不利于我国在线教育“走出去”。 四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挑战。疫情中很多高校都实践了多种涉外的混合教学形态,例如滞留境外的教师为国内学生在线授课的远程课堂模式,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接入国外教师开设的线下课程的同步课堂模式,无法返校的留学生远程完成在校生课程的混合课堂模式等等。这些跨境的混合教育形态所涉及的教学管理、学习结果评价、学分认证、质量保障、安全监管等对于高校而言都是新问题。此外,是否允许无法返校的来华留学生远程注册入学,如何对远程授课的外籍教师资质及教学质量进行监管,线上开展国际会议、讲座等应该如何进行审批,在线国际交流如何保障信息安全和实施风险防控等,都需要有更具体更精准的管理方案。 3.以新思维开启留学教育治理新格局 留学教育形态的多样化带来诸多问题和挑战,但也在当前特殊的内外部环境下为我国进一步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增强教育国际竞争力,提升教育服务国家人才战略和创新发展的能力创造了新的契机。疫情中在线教育被广泛应用于留学生授课和国际教育合作,展现了“互联网+”助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广阔空间。而在当前很多国家疫情持续发展恶化的形势下,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率先全面复工复学,安定有序的教育和科研环境有利于海外人才回流,以及吸引更多国际学生学者来华学习、交流和工作。此外,疫情加速了国际留学教育格局改变,在一些主要留学目的国,国际学生规模短期内很可能会缩减,很多高校财政状况严峻,对国际学生的需求反而进一步增长,这为我国适时调整留学教育政策,更好地通过多样化国际教育资源培养人才提供了可能。 留学教育治理涉及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出国和来华留学生两大群体,更涵盖招生考试、学习结果认定、学位授予等关键制度要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把握几项核心原则。一要以更高的站位,基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留学教育作为人才强国和对外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的战略高度布局谋划。二要以发展的眼光,基于2035远景目标,综合考虑疫情发展、在线教育技术进步、国际学生流动以及我国教育改革的中长期趋势,在应急举措之外做好政策储备。三要注重统筹协同,特别是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的统筹,以及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衔接。四要坚持教育公平,在满足部分学生和家庭多样化留学教育需求的同时,在招考录取和学习结果认定等关键环节坚守公平原则,做好增量和成本分担,保障最广大学生群体的权益,同时不断扩大优质国际教育资源的辐射面。 今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发布,彰显了我国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不动摇的决心和信心,也着重强调了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优化出国留学工作布局,做强“留学中国”品牌。结合《意见》的要求,面向“混合留学”时代,教育治理具体可在以下方面着力。 第一,积极鼓励中外高校学习结果互认。在保障培养质量的基础上,鼓励更多有条件的院校开展中外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项目。积极引领和参与国际组织框架下的区域高等教育学习结果互认规则制定。鼓励院校基于国际性高校联盟或学科专业共同体探索更大范围的学分互认和转换制度。 第二,加大中外合作办学改革力度。以《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修订为契机,在选拔接收部分获得海外高校入学资格的中国学生入学基础上,与外方院校紧密合作,探索通过学分认证、专业考试等多种方式扩大计划外学额接收在海外院校就读的中国学生转学和插班。特别是在粤港澳国际教育示范区和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中先行先试,适当放宽办学限制,探索更加开放、灵活、有弹性的国际学生流动和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积极利用在线教育资源拓展国际合作。加强面向全球学习者的在线教育资源和平台建设,引导中外院校利用我国在线学习平台和课程资源联合开设学分课程。配合共建“一带一路”,针对部分专项来华留学生在线开展汉语和先修课程教学。继续大力支持高水平大学加入世界一流大学组成的公益性在线开放课程联盟。 第四,做好高校管理微改革。高校在应对突发疫情的教学方案中应对本校出国和来华留学生做好统筹安排。研究制定有关留学生、出访交流学生、合作办学和联合培养项目生远程面试、注册、参加学业考试和论文答辩等的管理规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可与外方合作院校协作拓展远程和线上授课形态。鼓励境外教师借助在线课程平台以直播、录播、慕课等方式开展教学,并做好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工作。 第五,引导高中国际课程项目健康规范发展。严格高中国际课程项目的招生和学籍管理,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对于必修课程的要求,要求学生完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鼓励国际课程项目学校探索国内国际双轨制、多轨制教育,拓展国际课程类型,鼓励发展英语以外的小语种教学和海外升学项目,扩大学生毕业升学选择范围。(作者:秦琳,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本文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8年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跨境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国际比较研究”〔GYD2018005〕成果)
左一为张新竹,左四为姚景文,右一为失主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这首脍炙人口的儿歌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小朋友的成长。那么,如果孩子捡到钱,作为家长的你,会如何引导和给孩子做示范? “父母的行为举止,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甚至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我教育儿子,不能动别人的一针一线,这也许是别人家的救命钱。”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榜样的父母,沈阳的一位初中生家长,和孩子在清晨蒙蒙亮的上学途中,捡到了对于她全家来说足够“几个月”的生活费,这位母亲给孩子做出了正确的示范。“如果这个钱我自己揣兜了,孩子可能就会把钱看得比人的品质还重要,以后可能喜欢贪小便宜,还有可能期盼‘天上会掉馅饼’,特别不利于孩子三观形成和今后的成长发展。” 送儿子上学 在校门口捡到4000元钱 12月7日清晨,市民张新竹骑电动车送孩子上学。到学校门外,电动车停下后,母子俩发现地上有个包,打开后发现里面有4000多元现金,包内并没有找到相关证件。临近上学时间,孩子着急上学,嘱咐妈妈一定要在外面等一会,看看有没有失主前来认领。两人商量,如果没有人认领就交给派出所。张新竹在校门外等了1个小时,也没有人来认领,于是把包送到了苏家屯区湖西派出所。 当天下午,张新竹在孩子班级微信群里看到了一条丢失钱包的信息,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复。失主看到回复后,连忙到派出所找回了钱包。 张新竹说,自己一个月的工资仅有1600元,家里还有卧床的婆婆。“但我压根就没有想过把这些钱据为己有,父母的一言一行,特别能影响孩子的行为,我教育儿子无论有钱没钱,都不能动别人的一分钱,必须要存着一颗善良感恩的心。这笔钱其实放在我们这个家庭当中,可能够花几个月了,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不能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母亲,我必须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借捡钱机会 给儿子树立正确三观 “卖油郎金孝拾到一包银子,在母亲的教导下他返回原处找到失主,不料失主却赖他偷拿了部分银子。相持不下时,县官前来断案,最终银子被判归金孝母子。”回到家,张新竹又给孩子讲了金孝拾银的故事,“虽然咱家也缺钱,但是这个钱咱可不能要。” 据失主沙秀伟回忆,当天送孩子上学,在学校门口把包打开看手机,看完后把包放在怀里,可能是这个过程中将其遗落。回到家中,她才发现包不见了,马上返回学校,但没找到,在附近打听一圈,也没有人看到过。“我们从外地来打工,这些钱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失主表了态 我也要这样教育孩子 沙秀伟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联系到学校,学校通过广播和班级微信群发送相关信息,没想到有了回音。“我们挣点钱也不容易,这四五千元对于我们来说也挺重要的。当时钱丢了以后,心里没着没落。我得向这位家长学习,好好培养我的孩子。” “学校平常就教育我们要拾金不昧,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能拿,今后如果再遇到这种事的话,我还会像这次的解决方法一样,先交到派出所,或者在原地等失主。”捡钱的学生姚景文说。 “学校教育是一方面,但主要还是孩子和家长的本质是好的。我对孩子说,你做了一件让老师最暖心的事,你是班级的骄傲,也是咱69中学的骄傲。”姚景文的班主任老师李普瑞表示。(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李远 主任摄影记者 常晟罡)
12月16日,黄利强夫妇拿到黄磊“见义勇为”表彰决定书 12月16日上午10点,黄利强和妻子前往四川广安市广安区综治办,终于拿到了“广安市广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对黄磊见义勇为予以表彰奖励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一纸关于儿子的荣誉,黄利强夫妇已等了7年。 事件回顾:少年救人溺亡被认定意外 法院终审判定属“见义勇为” 2013年8月18日,黄利强儿子黄磊应邀前去帮一位女同学家收割稻谷。当天午后,黄磊和女同学柏某某及其12岁表弟外出时,发生溺水事件,黄磊与柏某某的表弟双双溺亡。作为事发现场唯一幸存者,柏某某最初接受警方调查时称,黄磊系不慎落水溺亡。 然而几个月后,柏某某在QQ空间写下日志,称当天真实情况是黄磊为救她落水的表弟刘福万溺亡。黄利强坚持认为儿子是因救人溺亡,希望儿子能获得“见义勇为”的名誉。但经广安市广安区当地调查后,相关部门答复表示,黄磊不符合“见义勇为”申报条件。 在经过多次诉讼后,今年10月,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就本案作出终审判决:判令广安当地政府部门在判决生效之日起60日内,作出确认黄磊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的行政行为。 最新进展: 政府发文确认“见义勇为” 并奖励“见义勇为”奖金1万元 12月16日上午,在广安区综治办拿到这份写着“广安市广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对黄磊见义勇为予以表彰奖励的决定”后,黄利强夫妇很高兴,毕竟,这一纸关于儿子的荣誉,他们已等了7年。记者看到,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20年10月19日作出(2020)川行终1103号认定黄磊符合“见义勇为”的主体资格、应当认定“见义勇为”。秉着自觉维护司法权威,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判决的原则,根据《四川省保护和奖励见义勇为条例》规定,决定对黄磊见义勇为行为予以嘉奖奖励,并奖励“见义勇为”奖金1万元。 ■面对面 记者:今天终于拿到了决定书,儿子被确认见义勇为,心情怎么样? 黄利强:心里肯定很高兴,整个事情经历了7年多,终于为我儿子黄磊争得了一个应有的名声,我们也非常激动。 记者:对于儿子的同学柏某某,也就当年溺水现场的唯一幸存者,现在还恨她吗? 黄利强:我们很多年没联系过了,之前也说过,刚开始有恨, 但现在不怨她,当时她作为一个未成年人,她也不是很懂事,她后来良心发现,把事情真相说出来,我们也感到欣慰,也感谢她。(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王超 摄影报道)
阮博士在制作琴槽。受访者供图 中国古琴艺术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今年是越南籍华中师范大学博士毕业生阮延俊来到武汉的第15个年头。沉醉于古琴艺术的他,在东湖之畔的琴坊,开班传授古琴技艺,另还教人制作古琴。 隐于市的琴坊 阮延俊的琴坊,名叫“南天坊”,隐匿于武汉东湖风景区大李文创村的一栋三层民宅。黑色牌匾、铜钉木门、红色拱桥、竹子帘门,墙上雕刻着用书法绘制的琴谱,显示着琴坊的与众不同。 深色布衣,皮肤略黑,中文流利,阮延俊像是一名隐士。在大李文创村,大家都习惯用“博士”来称呼他。 12月15日,琴坊内几名成年人正在学习斫(音:zhuó;意:砍、削)琴。锯木头、刨木花的声音此起彼伏。在中国古琴界,素有“善弹者善斫”之说。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斫琴是对古琴进行精工细作的一种工艺。今年11月,他的首届斫琴班开班,授课地点就位于其东湖之畔的“南天坊”琴坊。 屋外有梅兰竹菊,屋内有琴棋书画。琴坊一楼书架上摆放的物品,除了一张古琴和琴谱外,还有一套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的作品集。戴建业是阮延俊读博时的导师。“我在武汉找到了知音,在武汉学习了斫琴的技艺,希望在武汉将斫琴的技艺传承下去。”阮延俊说。 迷上中国古琴 阮延俊是一名70后,出生于越南的广治省。来中国之前,他在越南的高校主修过中文,还曾在一家家具厂兼职做过3年木工。 很早之前,他就在越南看过根据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改编的影视剧。“‘空城计’里的一段音乐,深深打动了我。”他说。《六指琴魔》《英雄》等中国电影在越南的播放,让阮延俊越发喜欢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当时只是停留在喜欢听的程度上,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迷上古琴斫制和演奏”。 中国的古风古韵令阮延俊着迷。2005年他来到中国,到位于湖北武汉的华中师范大学攻读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读硕士和博士时,阮延俊的主要研究方向都与中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有关。 他在硕士毕业论文答辩时创纪录地获得7个A,博士毕业论文答辩现场弹奏的一曲《高山流水》赢得满堂喝彩。 在华中师范大学读书期间,他白天学习,深夜赶工,通常会在宿舍楼的卫生间和留学生的公用厨房里学习弹琴和斫琴。阮延俊第一把像模像样的琴,就在那里诞生。 博士开班教琴 为了制作一张音色完美的古琴,他延误了博士毕业论文提交时间,最后不得不推迟一年毕业。 博士毕业后,阮延俊改变了最初返回越南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想法,而是留在武汉弹琴和斫琴。 古琴有13个徽位,首届斫琴班原计划招收13位学生,但在开班仪式上,请来的见证人临时报名,最后学生总数就变成了14位。跟着阮延俊学古琴的多是成年人。他们中有妻子学琴、丈夫报名学习斫琴的,也有7岁的女儿学琴、母亲代为体验斫琴的。 斫琴制作工序复杂。做完木胚之后,再裹布防变形防炸裂。灰胎十几道,面漆也是几十道,每一道工序都要自然干透,然后才是下一步。“一切都是自然演变。”阮延俊说。 沿用古法斫琴,工序超过200道,制作一把琴,要花两三年的时间。作为一名手工匠人,阮延俊看重的是背后的文化。 发文吐露心声 “千金易得,知音难觅。”武汉是知音故里,春秋战国时期俞伯牙抚琴遇知音钟子期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在中国学习古琴演奏和古琴斫制时,阮延俊得到许多名师的教诲。武汉音乐学院丁承运教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阮延俊每次上门求教,都得到了丁承运“很诚恳的指点”。 首届斫琴班开班次日,阮延俊在朋友圈发文吐露心声:愿将斫琴经验传授出去,让技艺传承下去。 在阮延俊的越南家乡,古琴基地建设也在筹划之中。“我会把这个乐器带回越南,让它滋养我们的民族,让我们越南人也能听到天籁之音。”他说。 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戴建业的眼里,阮延俊是“中国的文学博士、古琴演奏家、古琴制作师”。他坦承,自己的学生中没一个能像阮延俊这样活得轻松洒脱,也没有一个能像阮延俊这样在人生的道路上独辟蹊径。(文/记者李琴)
全国第一所公办免费女子高中,12年累计让1800多名大山女孩考入大学,学校本科上线率、一本上线率稳居云南省丽江市前茅……63岁的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创造了这个大山里的教育奇迹。谈起“女高奇迹”,张桂梅说:“这是老师学生拼搏出来的。我们不拿出这样拼的架势,孩子们怎么和外面条件好、基础好的孩子比?” 9月5日,张桂梅在给学生们上“校课”时落泪 陈欣波 摄1、拼出来的奇迹子夜时分,华坪女高的宿舍楼楼道内灯火通明,学生在楼道里支起小桌,席地而坐,老师在楼道内来回巡视,为学生答疑解惑。“把最后一节自习安排在宿舍楼道里,这样学生们自习结束后就能以最快速度上床休息。”张桂梅如此解释自己的安排。十几年来,她不仅陪学生每天自习到深夜,还一直坚持和学生一起住在宿舍。在华坪女高,老师、学生早已对这样的高强度学习习以为常:每天5点30分起床晨读,到晚上12点20分自习结束睡觉,除了中午有40分钟午休时间外,其他时间都要用来上课、自习,连吃饭时间都被张桂梅严格限定在15分钟以内。曾有从上海来的志愿者给张桂梅提意见,说学生们实在太苦了,睡眠不足。但张桂梅回答,华坪女高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贫困山区,不少学生基础差:“我们不拿出这样拼的架势,孩子们怎么和外面条件好、基础好的孩子比?”张桂梅说,正是靠着这股拼劲儿,华坪女高才实现学生低进高出的奇迹。建校12年来,学校已有1800多名学生考入大学。今年7月,华坪女高有159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150人达本科线,本科上线率94.3%,不少学生被国内重点高校录取。 9月2日晚,华坪女高教师在宿舍楼走廊辅导学生 陈欣波 摄2、爱家访的“妈妈”对大多数学校而言,开家长会是老师与学生沟通的主要方式。但在华坪女高,张桂梅从来不开家长会,取而代之的是她每年寒暑假雷打不动的一次次家访。“山里人来趟城里不容易,不如我挨个去学生家里,见着她们心里才放心。”张桂梅说,很多问题都是通过家访及时了解到并妥善解决的。有学生在的地方,就有张桂梅家访的身影。10多年来,她的足迹遍布丽江市一区四县,行程超过10万公里。许多学生家地处偏远山区,车子进不去的地方,张桂梅就搭老乡的拖拉机。家访完后,下雨天山路泥泞,她卷起裤腿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挪,村民不忍心,让她坐在自家的马背上,走出山沟……女高2014届毕业生山启燕如今已是一名人民教师,工作之余还时常回忆起她和张桂梅在集市上的一场相遇。山启燕家那时还住着土房,父亲身体不好,母亲在水泥厂打工。一放假,懂事的她就会跑去田里砍甘蔗,随后背到镇上卖。那年正是高三寒假,本应该是紧张备考的时候。因家里缺钱过年,山启燕一早便背着一捆比她还高的甘蔗赶到几里外的集市转盘边摆摊。恰巧这一天,张桂梅来到山启燕所在的荣将镇家访。经过转盘时,她一眼就认出了自己的学生:“快高考了,你不待家里看书,咋在这?”知道原因后,张桂梅鼓励她:“要争气考上大学,以后就不用再过这种苦日子了!”自此后,张桂梅常常补贴些生活费给山启燕。山启燕说,华坪女高更像是一个大家庭,很多人都把张桂梅当成是自己的“妈妈”。3、扎下根的信仰“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看到歌词本里的《红梅赞》,读大三的郭晋霖眼角有些湿润,不由得哼唱起来,回忆起在华坪女高和同学齐唱红歌的那段日子。郭晋霖2018年从女高毕业,考上了云南财经大学。“这是我在女高学会的第一首红歌,每当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都能给予我前行的力量。”刚开始,唱红歌并不受学生的欢迎,郭晋霖同样不太理解:“毕竟大家都是听流行音乐长大的,我们大都是小声唱着,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学生唱不起劲,张桂梅就跟着一起唱,还故意拉高嗓门。慢慢地,学生们唱红歌的劲头大了起来。“我要让孩子们知道,唱红歌比唱《狼爱上羊》有劲!”张桂梅笑着说。学生们也认识到,红歌不仅好听,歌词背后的力量更是催人奋进,激励着她们勇敢走出大山,去圆自己的大学梦。为了挤出时间学习,女高学生“抢”着吃饭,“跑”着走路,而整个过程都是在张校长喇叭的指挥下完成。建校以来,张桂梅一直都很重视信仰教育。除了唱红歌外,华坪女高还有一大传统:抄党章。这是女高学生的必修课,张桂梅想让孩子们提前感知党性教育,争取早日成为合格的接班人。“刚进大学,我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如今已经如愿成为一名党员了。”云南中医药大学研三学生李欣坪说。张桂梅说,华坪女高三年,学生们懂得了感恩和奉献。大学毕业后,有人拿出第一份工资捐助母校,还长期资助贫困山区的孩子;有人回到华坪女高,继续扛起大山里的希望。2015年,学生周云丽大学毕业,听说女高缺数学老师,毫不犹豫推掉了一份有正式编制的教师工作,选择回到梦想开始的地方。“当年要不是华坪女高收留,我和姐姐只能有一个人上高中。”周云丽说,现在自己也成为老师,更能体会到张校长的一片苦心。如今,到华坪女高任教的不仅有女高毕业生,更有放弃优越条件过来任教的“热血青年”。到了华坪女高,他们都有了和张桂梅一样的目标:把更多的大山女孩送到大学。(半月谈记者 庞明广 严勇 来源:《半月谈》2020年第23期 原标题《张桂梅:女高奇迹,拼搏出来的》)相关新闻:转发致敬!中宣部授予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来源:新华视点微博中宣部决定,授予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63岁的张桂梅坚守滇西深贫山区教育事业数十年,12年前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迄今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创造了大山里的“教育奇迹”。“一个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张桂梅说,如果能培养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
近日,“上海将设家政本科专业”的消息引发热议。开设家政学本科专业的是上海开放大学,首批招收的约50名“本科阿姨”将于2021年春季入学。对于培养“本科阿姨”,有网友认为是大势所趋,“学历‘升级’的背后是能力升级”,但也有网友觉得是多此一举,“家政从业者并不需要高学历”。真的是多此一举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能力、消费理念逐步升级,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人们对育婴育幼、烹饪保洁、居家养老、康复护理等家政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而要满足高标准的需求,家政服务业必须走规范化、专业化发展之路。培养“本科阿姨”,正是这种趋势之下的必然。从各地实践看,培养“本科阿姨”,需要解决好两大问题:其一,生源从何来;其二,学习些什么。上海开放大学的很多做法颇有借鉴意义。如在“生源从何来”上,其招收的是在职在岗的成人学生,希望能“将更多的家政从业人员培养成大学生”,而不是“把现在的大学生培养成家政从业人员”。当然,这也与其学校特色有关。其他开设家政本科专业的学校不妨从中汲取些灵感,以破解招生难问题。再来看“学习些什么”。家政本科专业要办出彩,不仅要与国际接轨,学习国际成功经验,而且也要有本地特色,注重与本地人才需求“共振”。上海开发大学所开设的家庭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近30门课程,能满足一线人员、管理人员乃至提供民生服务的社区工作者等各类群体的充电需求。另外,家政本科专业还需要与早已有之的专科等层次形成“有梯度、差异化、能衔接、可打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上海开放大学就准备将家政专业向下延伸,以形成“中专—大专—本科”一贯制的家政从业者学历教育体系;其对于专科的定位是注重技能的传授,而本科则偏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该校还推动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互融互通,家政专业的学生可凭借育婴员、保育员、中西式面点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抵扣学分。只有将家政本科专业越办越好,推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认为高学历与家政业不匹配,培养“本科阿姨”纯属多此一举的老观念才能得到根本性扭转。(胡俊)
要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高校应探索改革体育教学。近日,一则“大学生体测替考‘明码标价’老师‘看破不说破’”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据新京报报道,体测“替考”在高校中并不罕见。一到体测季,在校园QQ群、微信群中,常有学生发布寻找体测替考的消息,且多明码标价,依据不同的项目,其价格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人民币不等。而由于监考不严格等原因,体测替考者很容易就能蒙混过关。将学生体测成绩纳入到评奖评优、保研,甚至与毕业资格相关联,政策层面如此重视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初衷自然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然而,在压力倒逼下,一些大学生明码标价找替考、进行数据造假等种种作弊行为,不仅消解了政策善意,败坏了学风,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和大学存在的其他“水课”一样,体育课变“水课”的根源还是一些大学不重视体育教学。比如一些学校体育课设置不够科学,对学生的体能训练有限,学生“不出汗、不喘气、不心跳”;还有一些学校体育资源缺乏,甚至存在体育教师不足、体育课并未开齐开足、学生可上可不上的现象。平时不上好体育课,就只能“临时抱佛脚”。由于学生“体测”成绩影响到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且“体测”就由本校教师组织进行,再加上考试流程中存在的一些漏洞,这些都给一些学生作弊提供了空间。因此,要消除作弊现象,让体测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校层面应探索技术升级,堵上漏洞,严把体测关,比如通过人脸识别系统、现场录像等手段严查、严惩学生体测替考行为。更重要的是,高校应转变教学观念,加大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开足开齐体育课。高校可以根据本校条件,成立不同门类的俱乐部或运动队,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一个或多个运动队、俱乐部。以运动队的方式组织学生训练、比赛,由此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以及运动技能。这其实就是进行运动队制教学,在学科知识学习方面是某学院的学生,在体育教学、锻炼上是某运动队的队员。成为运动队的运动员,不是高水平运动员的专利,而是每个普通大学生在大学里的第二个身份。切实做到“体教融合”应成为我国各阶段学校体育倡导的模式。由于有在运动队长期训练、运动的经验,学生通过体测不再是难事,身体素质下降的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当然,这样的体育教学对学校的体育师资、场地以及体育教学管理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比单纯组织学生训练跑、跳,而开展运动队、俱乐部制教学,需要有更多专业的教师(教练),带队进行训练、比赛。这就要求,高校从软件硬件政策等多方面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加强对体育教学的支持。本质上,严惩体测替考是堵,改革体育教学是疏,疏堵结合,才能更好地激发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同时治理“体测替考”乱象。(熊丙奇 教育学者)
获奖团队成员 近日,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传来好消息,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团队一举斩获国赛金奖,成为广东高职院校唯一获得金奖的单位,这也是该校首次摘得该项赛事金奖。团队主要成员接受采访时表示,学校打破“五唯”的人才引进模式,激励老师在教学、科研、竞赛中出成绩,学生勤学苦练,最终在各大竞赛上屡结硕果。 打破高职院校对自我水平的认知障碍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的“科技奥林匹克盛会”。本届大赛共吸引了全国2786所学校的17.9万个项目报名参加,参赛学生92.4万人,最终144个项目获得金奖。广东获金奖的有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等5所高校。其中,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获奖项目《AI智能造字——中国智能造字领航者》还获得了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银奖、2020德国红点奖、2020中国红星奖等21项国内外重大奖项。 “行业现状倒逼技术创新。”指导老师李佛君认为,传统造字领域具有“少、贵、慢”几大痛点,中文字库总共不超过一千套,数量远远少于英文字库,设计师常常要24个月以上完成一套字库,时间和人力成本极高,怎样才能快速、高质量地产生字体?基于此,项目通过AI智能技术,提升“个性化”专业字体设计能力,高效开发可无限量复制的优质字库产品,“我们只需要在前期设计120个基本字样,就能依托强大的自动化能力,在半个月内生成完整字库,大大提高造字效率,降低字体售价”。 “我们立意于‘展示中华文化自信’,创意和计划最终打动了在场评委,他们一听到我们的学校名字,更是‘哇’得感叹。在和一流名校激烈的同台比拼中,我们的学生能脱颖而出,非常不容易,这打破了高职院校对自我水平的认知障碍”。他透露,项目正在申请发明专利,在通过以后,由这套造字系统生成的海量字库产品将被授权给各大品牌厂商和个人用户,被广泛应用于品牌传播、工业设计、自媒体等场景,“这是一块潜力无限的蓝海市场,目前市场开发了不到百分之一”。 “00后”团队在“魔鬼式”训练中成长 李佛君近些年专注字库设计,对于参与竞赛的项目,他认为关键在于招募合适的学生团队。艺术与设计学院在1500名学生中,精选出敢于吃苦、热爱设计的30余名同学组成“创意实战先锋班”,根据不同项目组成各个小团队,实现生产和教学的无缝对接。2019年3月,针对“AI智能造字”的竞赛团队正式组建,开启了长达20个月的备战期。团队先后经历临摹、练习、创造等三个环节,最终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基础字样。成员最开始有10多个,但由于过程艰辛,最后路演时只剩下5个。 在培训时,李佛君将公司管理的方法带进来,把这群“00后”当成企业员工一样对待,“我告诉他们,凡事要有交代、凡事要有反馈,凡事要有结果,令行禁止、听从指挥,如果每个人都具备这样的职业态度,再有一些营销、传播经验,毕业去公司工作都很受欢迎”。李佛君说, 因为严苛,学生私下常常吐槽他为“魔鬼”,“这不要紧,他们现在都很感谢我。”截至目前,团队成员的去向都不错,禤婉霖去了知名电视台,黎佩华被破格录取为学院的科研秘书,还有3个人顺利实现专升本。团队成员浩贤说:“我从来不知道我可以,赛后我最大的收获是整个人自信开朗了很多,穿起正装不再像以前那样拘谨”。 一把盐撒入池塘才有点味 事实上,即便是民办高校,对于人才聘用的标准已经“水涨船高”,而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对引进人才更有着严格要求,李佛君等人属于实践型人才,学历和职称条件相对不足。2018年起,该校特设“凤凰学者”系列岗位,专门招揽业界和学界的高层次人才。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退休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刘境奇教授来到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任院长后,在业界已经颇有成绩的李佛君决定放下经营不错的公司,迅速加入刘境奇教授团队,实现了“教师梦”,并连续取得骄人成绩。 “一把盐撒入流溪河就白搭了,我要建一个池塘,把盐撒进去才有我们城建的味道。”在刘境奇眼中,“创意实战先锋班”犹如池塘,优秀的教师犹如“一把盐”,学院集中资源去打比赛、做项目,就能培养出优秀人才,进而对整体发展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可喜的是,现在每到开学,大量学生申请加入这个班,他们期盼像学长学姐一样,在各种大赛上发光出彩。据悉,学校至今已引进高层次“凤凰学者”20余人,其中“一人一策”类型有4人,他们在教学、科研、竞赛、乡村振兴等方面都充当了主力军,示范效应日益显现。 “各学校对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公办院校的优势比较突出,我们民办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更有作为,主动出击。”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副校长李志强表示,学校未来除了支持教师进修、培训、带薪带项目下企业实习,还将着重在引入高技能人才上建立一套可行的指标体系,为更好地引进高技能型人才,推动学校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曾俊)
新华网北京12月16电 日前,第十一届新华网教育论坛“2020·CIP教育创新大会”在京成功举办。在基础教育分论坛现场,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宋磊做了题为《着力提升新时代高素质教师信息素养》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充分激发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推动教育观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需要构建新格局。 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这也对教师队伍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宋磊指出,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实践,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已初步显现,但与新时代的要求仍存在较大差距。 宋磊认为,现阶段,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基本具备但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尚显不足,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够。同时他认为,疫情期间,线上教育经历了一次真正意义的“大考”,从结果来看,虽然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出现一些“翻车现象”,但为教师的技术能力、信息素养更好地提升创造了机会。 教师如何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指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但教师信息素养提升这件事情绝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情。”宋磊认为,这一目标的实现,还需要软硬件建设结合起来,具体包括四个方面。 宋磊解释说,首先是整校推进教师应用能力培训,服务教育教学改革。开展学校管理团队信息化领导力培训很重要,校长要有信息化应用能力和信息化领导力,要围绕学校信息化教学创新制定方案,推动教师研训。其次,要缩小城乡教师应用能力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包括实施创新培训平台“三区三州”对口帮扶,再有就是推进中西部地区“双师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共享优质资源,“把辅导老师的老师培养成为在镜头面前讲课的老师”。第三,促进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以及智能化教育领航名校名师培养,打造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引领未来教育方向。最后,要全方位升级支持服务体系,保障融合创新发展。包括提升整个培训团队信息技术应用指导能力,创新机制建设能力提升培训资源,以及成果导向、全程监测评价体系。 总的来说:“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充分激发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推动教育观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即基于学校的发展方向与现实情况确定学习内容,强调教师在工作场景中学习、应用与反思技术应用,基于真实的应用任务来学习,并通过测评实现以评促学,推动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持续提升。 宋磊表示,做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2.0这项工作,还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推进。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进行全面部署。在日前举办的“2020·CIP教育创新大会”高等教育专场的圆桌论坛环节中,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郑水泉、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宋敏、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朱泓、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邬小撑围绕《共建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主题展开了讨论。新华网教育事业中心内容总监商亮主持本场圆桌对话。 教师要主动把教书和育人 把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培养结合起来 课程思政不是“课程”加“思政”的混合,而是有机融合。如何“融”、怎么样“融”,才能真正融合为一、融出成效?郑水泉认为,“要依托专业课程来开展思政教育”,他认为,教师要把教书和育人,把知识的传授和价值观念的培养结合起来,去思考怎么用更好的方式、手段和理念去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课程思政如何建设,需要学校进行顶层设计。”宋敏在发言中介绍了中央民族大学依据自身文化和历史对课程思政进行的设计思路。“中央民族大学是党和国家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高级专门人才而创建的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高等学校。学校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行系统设计,打造了思政铸魂工程、文化育人工程、实践育人工程,希望通过这三个工程能够使我们的思政铸魂工程有人文情怀、有生动实践。” 在朱泓看来,不同的专业和课程,自身的思政教育资源不同,不能简单进行思政和课程的“叠加”,而应重视对案例及思政元素的挖掘。“我们要充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让他们深入挖掘。在课程思政设计的过程中,思政的元素要像做菜放调料一样,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只能尝到、闻到,但是看不到,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如何理解“课程”“思政”这两个词?邬小撑认为,“课程”是主渠道,“思政”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要通过讲好故事的方法把两大功能有机结合起来。讲故事容易、讲好故事不容易,他建议教师从自身经历入手来讲好故事,“教师把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讲好,从一定层面上就能比较好地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 多渠道多方式打造合格的课程思政建设“主力军”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课程思政的建设,教师队伍是“主力军”。高校也要为专业课教师开展思政教育创造条件。对话中,几位嘉宾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的做法。 “学校重视为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创造条件。”郑水泉介绍说,中国人民大学开展了“读懂中国社会实践”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实践的机会。“通过亲身体验,教师们可以用自己的所见所闻,用亲身经历的故事去教育学生。”学校还实施了“吴玉章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计划”,评选设立多个“吴玉章课程思政名师工作室”,通过深度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针对性和教书育人实效。此外,学校还选派教师参加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比拼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相互促进。 宋敏介绍了中央人民大学的多项举措,中央民族大学设立了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专项,通过专家“传帮带”,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育水平和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学校还实现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通过让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其他专业学院结对共建,让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参与到专业学院老师的教研活动中,形成了从点到线、到面的课程思政体系。”不只是在教学层面结对共建,学校也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实践中,“通过学院与民族自治州的结对共建,打造了生动的实践课堂。” 朱泓表示,大连理工大学抓制度建设,形成了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材+思政五位一体的课程建设体系;抓课程建设,在课程建设中采取教改立项做引领,带动全校所有课程进行思政建设。此外,朱泓表示,学校还注重对教师能力的提升,“学校每年组织教师培训,此外学校也注重资源建设,在环境营造上形成了氛围。”“学校在所有课程中都设置了课程思政的监测点,把课程思政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指标,通过专家评价、学生评价等方式,约束和激励老师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 “打铁必须自身硬”,邬小撑认为,对于教师来说,教学是第一工作,授课是第一责任,“育人是第一要务”。他介绍了浙江大学课程思政的特色。“浙江大学实行“开门办思政”——学校坚持院内与院外、校内与校外、网上与网下相结合,课堂日益鲜活精彩。此外,邬小撑还介绍了双创对教育教学改革带来的引领作用,同时他也在思考课程思政下一阶段的发展方向。 如何打造思政“金课”?高校都有“看家本领” 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是“课程”,高校的思政教师育人自然是有各自的“看家本领”,说起课程思政的“金课”,几位嘉宾也讲出来了各自的见解。 郑水泉认为,建设“金课”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对课程优胜劣汰。“要讲好课程,很重要的一个基础就是教材,教材建设是课程思政‘金课’建设的重要基础。有好的教材才能为老师讲好课提供好的基础。”除了教材,他认为,建设“金课”还需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能力的提高不仅体现在授课上,也体现在对待教学的态度上,“教师的第一责任就是教学,教师对教学严肃认真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思政教育。教师要真正教好书,需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要和学生交朋友。” 宋敏认为,建设“金课”最终的目标是要将“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到实处,要建设“金课”需要学校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通过系统性的建设,能够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能力。”据介绍,中央民族大学通过顶层设计,打造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识教育系列思政课程,共分为“中华民族疆域”“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民族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四个部分。 “大连理工大学把‘金课’建设的要求覆盖了全校所有课程,在所有的评优、评奖各项工作中都把这个作为一个核心指标要求。”朱泓认为,要打造“金课”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坚定“四个自信”,在教学设计环节中根据课程目标和专业知识进行合理选择,同时也需要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建设‘金课’的过程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师知识渊博、掌握教学的艺术。” 何为“金课”?在邬小撑看来,它有表现形式和背后的逻辑,从矛盾论角度看,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仍在于教师,他认为,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明确教书育人是为了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是为了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需要的人。“教师要有爱国情怀,要读懂国家战略发展需求,能够从这个角度看待自己的职业。”除此之外,他认为教师还要具备学识见识、重视育人的方式方法问题、要严肃活泼。 长期以来,新华网也持续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服务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推出了一系列相关举措。商亮介绍,“今年,新华网已经与大连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签订了共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的协议,共同打造思政教育教学综合服务平台。”她表示,新华网将通过自身的努力,助力高校课程思政优质落地,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为院校教师提升思政教育教学意识与能力赋能。
市教委日前发布《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市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中提到,从严控制、严格管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市性竞赛活动,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竞赛活动。禁止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加分依据,各类活动获奖结果只能视为荣誉。该办法适用于有关部门、单位、社会组织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市性竞赛活动管理工作。征求意见稿中提到,从严控制、严格管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市性竞赛活动,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竞赛活动。根据安排,每年11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面向中小学生竞赛活动的申报通知;受托专业机构集中受理有关部门、单位、社会组织关于次年度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市性竞赛活动的申请,申请单位应如实提交相关材料,由多部门联合组织的竞赛活动由牵头单位申报。每年12月,受托专业机构集中对申请举办的竞赛活动合法性、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严谨性进行充分论证,或开展实地调查,提出初核意见并报市教委。次年1月,市教委按规定程序研究,对同意举办的,将活动名称、主办方、时间、内容、范围、组织方式、监督方式等信息在市教委官网公布。根据征求意见稿,申请举办竞赛的部门、单位、社会组织对竞赛活动的全过程承担主体责任。市教委对组织竞赛的主办方、承办方也提出了多条“禁令”。比如,竞赛应坚持公益性,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主办方、承办方不得向学生、学校收取成本费、工本费、活动费、报名费、食宿费和其他各种名目的费用,做到“零收费”。不得以任何方式转嫁竞赛活动成本。坚持自愿原则,不得强迫、诱导任何学校、学生或家长参加竞赛活动。举办竞赛过程中,不得面向参赛者开展培训,不得推销或变相推销资料、书籍、商品等。竞赛应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学生平等开放,不得设置任何歧视性条件。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在竞赛产生的文件、证书、奖章显著位置标注活动已经市教委认定的文件名称、文号以及“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等字样。征求意见稿中还提到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市性竞赛活动实行清单管理制度,清单每年动态调整一次,在市教委门户网站公布并正式印发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市教委认定的竞赛活动,如果没有明确设立分赛区的,各区不得擅自举办分赛区竞赛活动。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各类教育机构不得参与未经认定的面向学生的全市性竞赛活动各项组织工作。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未经认定的竞赛活动,不得向家长、学生宣传、推荐未经认定的竞赛活动,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竞赛的培训,不得推销或变相推销相关资源、书籍或商品,不得为未经认定的竞赛活动提供场地、经费等条件,教师不得参与未经认定竞赛活动有关命题、指导、组织工作,一经发现,将予以严肃处理。禁止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加分依据,各类活动获奖结果只能视为荣誉。(记者 武文娟)
福建省日前印发《福建省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清单在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规范精简相关报表填写工作、规范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事宜等方面明确作出18条规定,全面减轻教师非教学任务负担。据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此前披露,要加大中小学教师减负督查力度,目前全国已经有20个省份出台了减负清单,预计年内所有的省份都会出台减负清单。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由来已久,各种教学的、非教学的任务占用了各地基层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各地次第出台的减负清单,明确指向这些事务,如黑龙江、湖南、四川、云南等省份规定,不得开展未经同级党委审批报备的涉及中小学校和教师的督查检查评比考核活动;天津、湖南、海南、青海等地提出,严禁随意抽调借用中小学教师,确需借用应履行相应审批备案程序,借用期限原则上不超过半年;多省份在减负清单上都提到,减轻报表填写工作负担,规范微信工作群、政务App(应用程序)等进校园。中小学教师杂事如此之多,让人惊讶。这也有助于增进公众对教师的认知:“你看,教师负担重,并不是矫情。”前段时间,一位小学生家长因为不堪批改作业的压力“怒退”家长群上了热搜。“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的声音,在引发众多家长共鸣的同时,也让教师大倒苦水:太忙了,只好让家长分劳一部分作业。现实地看,尽管教师确实不应该把批改作业的事情推给家长,但教师杂事太多,也属实情。每一项减负事宜,都对应着一堆繁杂的事务、一群无奈也无解的教师。也因此,给教师减负,绝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自律行为,而是优化教育环境、净化教育生态的关键性举措。让学校的归学校,让教师的归教师;让家长的归家长,让学生的归学生。这样,教师、家长、学生才能各安其位、各行其是。眼下,各地既然已经出台了减负清单,就应该强化落实、监督以及责任追究,要有时间表、路线图,不能只是一纸空文。毕竟,教师减负牵动的是简政放权、改革创新的大课题。这中间,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真正认识到减负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把加诸中小学的各种杂七杂八的事情屏蔽掉,不要总是给他们安排大量非教学的事务性工作。此外,也要避免各种功利性的评比、检查、推销进入校园。至少相关管理部门要有底气为中小学设立一张严密的滤网,而不是把学校看作是一种利益、一个市场。教师减负,家长减负,学生减负,这三者其实是一个同频共振的关系,存在很大的正相关性。一方面,要坚决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厘清家校的边界;另一方面,也要全面减轻教师非教学任务负担,把教师从杂务中解脱出来。说到底,减负本来就应该成为教师、家长、学生的共识。只有这些关系都理顺了,教育教学的生态才会越来越好,家长、教师、学生的关系才会越来越正常。(作者:胡印斌,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