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罗店中学舞龙社团开展活动,胡文龙老师正在指导学生舞龙。受访者供图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强调通过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媒体上这样描述未来的学校美育:应该要教会学生美育的基本知识,教会他们去欣赏和体验美、欣赏和体验艺术作品;同时要教会他们专项的、专门的艺术特长。中学美育的现状是怎样的?应该如何引导中学生培养艺术爱好、学会欣赏和体验美?带着这些问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走访了一些中学。有20多年高中教学经验的特级教师、上海市进才中学美术教师张玉林告诉记者,从国家目前推行的课程标准来看,当前时期是中小学艺术课程最丰富、最多样化的时期,并且国家未来还会进一步重视艺术教育,提倡丰富的艺术内容和综合素养的艺术学习。艺术课是怎样变有趣的因为小时候学习过钢琴和唱歌,上海市进才中学高三学生石中玉非常喜爱音乐课。这学期的音乐课讲到电影配乐方面的内容,老师放了电影《加勒比海盗》中的片段。“第一次放,去掉了音乐,让我觉得杰克船长动作有点滑稽,像一个小丑式的人物;而带着背景音乐,就显得他慷慨激昂、侠肝义胆。这种对比说明音乐对电影剧情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小时候第一次看这部电影,却没有这么深的感受”。石中玉的同学王曦平很喜欢学校的艺术课和艺术类社团。她告诉记者,高一、高二每周一节艺术课,高三每两周一节艺术课,虽然课时不多,但内容多样。她在高一的音乐课上了解了音乐剧,还因为在课上看了综艺节目《声入人心》而喜欢上这门艺术;同学们还会排练表演集体舞节目、参加10月歌会;高二美术课结合学校“服装秀”活动,同学们学习了各个国家的服装文化,并一起动手设计、制作、展示服装;英语课文中有《歌剧魅影》,她就和同学们在“课本剧”活动中编排演出了这个剧目,很受欢迎。进才中学的艺术课现状,是近年来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提升的一个例子。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近日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三五”期间,我国大部分省(区、市)义务教育阶段都能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保证音乐、美术课程总量不低于总课时的9%;高中教育阶段,全国93.2%的学校能够开设6个学分的艺术类必修课程;全国近87%的学生在中小学接受了艺术教育,65%的学生参与了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学习掌握了艺术特长。八成以上学生喜欢艺术课和艺术教师。艺术课堂是怎样变有趣的?张玉林介绍,学校在调研中发现,学生对初中时不太接触得到、但与生活关联更大的新型融合艺术感兴趣。进才中学的艺术课融合了舞蹈、戏剧、影视、书法、服装设计等内容,“兼顾学生兴趣、提供更多选择,这是打开艺术教育局面非常重要的一个点。”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罗店中学(以下简称“罗店中学”)位于上海市宝山区,这所郊区中学几十年来以“艺术见长,尚美成人”为特色,不但有闻名全上海的学生管乐团,近年来还在基础艺术课之外开设了18门“大艺术课”供学生选修。这些课程大多与罗店当地民俗有关,包括版画、花灯、彩泥、戏曲、书法、篆刻、管乐等。而学校开设这些课程,既不为升学考试,也不采用分数来评价,只希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开设如此多种类的艺术课,既依靠学校的硬件配备,也离不开“卧虎藏龙”的教师群体。罗店中学校团委书记、音乐教师王雅婷介绍,学校的书法教师金爱华过去是初中部的政治教师,兼职教授硬笔、软笔书法课,最近才转为专职艺术教师;化学老师擅长篆刻;物理老师的木工很厉害;而她本人在教音乐课的同时,还开设了电子钢琴选修课。此外,学校还以外聘方式邀请校外专家进校授课。“艺术的门类很多,很多课都可以上成艺术课,比如利用化学课的知识制作手工皂,那也是艺术品。”王雅婷说,学校的考虑是,尽可能让同学们在各个领域上有所发展,“大艺术课”和其他学科相结合,体现艺术的概念。张玉林认为,“多样化学习”和“项目化学习”是值得借鉴的艺术课教学思路,而提倡跨学科学习、锻炼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目前我国艺术课程改革的大方向。艺术课可以从零基础学起进入高中以后,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罗店中学的陈彦连续3个学期在学校“大艺术课”中选修了版画课。从小就对美术感兴趣的她,虽然过去没有在课外学过绘画,但立刻喜欢上了版画这种“小众”艺术。“版画的整个制作过程都很有意思。”陈彦说,“首先画草稿,然后刻版、印版,每个步骤都需要很有耐心,一旦出错就无法进行下一步了。”陈彦的版画课老师金云华告诉记者,选这门课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零基础”,“版画和许多绘画类型不一样,过程复杂、耗时长,学生一学期只能完成一两幅画,很能锻炼耐心。”有的零基础的孩子学完课程后,作品在上海市学生绘画作品比赛中拿到一等奖。现在,这门课还拍摄制作成了慕课、出版了教材,上海每个中学生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学习。今年初三的何俊妍曾觉得自己肢体不太协调。进入上海外国语大学闵行外国语中学后,她发现学校开设的舞蹈课不但不难,还很好玩儿。上第一节舞蹈课之前,何俊妍有点紧张,她想象自己会是班上表现最差、被老师批评的那一个。但事实完全相反:老师教的动作并不难,而且对所有同学一视同仁,如果自己跳不好,还会得到老师特别的照顾和指导,一旦有进步,老师就会鼓励。何俊妍觉得,学习舞蹈给自己带来很多正面的东西。最直观的是,她发现自己的肢体协调能力变强了。上闵外的舞蹈课属于“舞向未来”公益性舞蹈教育普及项目。2011年,中国福利会少年宫陈白桦领军人才工作室与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等机构共同在闵行区普通中小学开展的艺术教育实验,目前已有万余名师生参与。上闵外的舞蹈教师何琳是舞蹈专业出身,她说,“舞向未来”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专业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不看学生的外形条件、是否有基本功;教学内容涉及多种舞蹈门类;“旋转教室”的模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站在第一排,教师要关注到每个孩子的姓名、习惯、性格;采用大量随机变化的钢琴伴奏和手势、击掌等方式,尽肯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等等。“舞向未来”项目执行人阮晨介绍,“舞向未来”面向所有零基础的孩子,无论高矮胖瘦、相貌如何都可以在舞蹈学习中获得自信与快乐,锻炼想象力、创造力、团队协作等品质,从而提升整体素养。“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何琳教高中生比较多,感到有些孩子因为家庭或学业等原因有较大的心理压力,但通过舞蹈课,能明显感觉到他(她)们性格变得开朗、外向,脸上有光亮了;在舞蹈课上取得成就感的同时,也更有动力在主课上用功,整个人更积极主动了。“我们的舞蹈教学理念是要关注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课堂中有一种成功的体验和感受,希望通过舞蹈教育去改变他们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她说。今年初三的苏逸飞过去是一个比较内向、不太会表达的人。初中以后开始接触舞蹈,感觉舞蹈帮他找到了自信,变得比以前更会表达了,愿意主动去跟别人交流。和同学们一起练习舞蹈,从不熟悉动作到慢慢练熟的过程,再到舞台上表演完,让他“会有成就感、自豪感,还有跟大家一起克服困难的喜悦”。高中生家长周女士喜欢音乐,平时关注艺术教育。她说,有种观念认为,每个孩子都是艺术家。通过音乐、美术教育,可以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天赋;如果成年了再去学习,就错失了这个机会。即使仅将艺术作为爱好,唱歌、演奏乐器也是舒缓情绪、表达情感的很好方式。石中玉这样形容艺术给自己带来的改变:以前难过时,可能只会捶床板,而现在可以唱一首歌;以前开心的时候只会笑着走过台阶,而现在可以用美声高唱《我的太阳》。“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把人生当成一种艺术去创作。我们度过每一天也可以是书写艺术的过程,或许没什么规范,但一定是一种值得去塑造的艺术”。这也是王雅婷和她的同事们努力的方向:我们艺术课的宗旨就是让同学们学得快乐、获得审美体验,让他们知道生活中处处存在美。在采访中,一位喜欢艺术课的高三同学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艺术是一种很玄的感觉,是‘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是和人伴生的东西。其他学科的知识是可以单独习得的,但艺术和生活方方面面都有关。”但也存在学生、家长不重视艺术课的情况。上海市进才中学高三学生王曦平对小范围高中生群体调研发现,不少家长缺乏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的理念,或者只要求孩子参加艺术培训,而非主动引导其爱上艺术;有的同学则对学校艺术课不屑一顾,认为“都高三了还有这些乱七八糟的课”。“关注美育,会让个人和社会都少一点功利,多一点对美的追求;美育让青少年得到艺术陶冶和精神升华,能让人享受终身。”张玉林老师说。正如王登峰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所说的:中小学的音乐、美术或者综合艺术课程,要真正让学生能够体验美、认识美、展示美,掌握基本的知识、艺术特长和专项的艺术特长,同时未来又能够创造美,“这是我们教学改革要实现的目标。明确界定这一点,就是我们美育教学改革巨大的进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魏其濛)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转眼之间,又是一年冬至来临。在二十四节气中,它是很特别的一个,在古代也曾被称为“亚岁”。至今,冬至在人们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有关它的讨论也一直未曾停歇。吃饺子、吃汤圆……对很多人来说,在这个时候来一份属于冬至的美食,代表的也是对不久之后春节团圆的期盼。它是一个节日吗?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冬节”、“贺冬”。也有说法认为,它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在周代就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古籍中,似乎也可以找到冬至是一个节日的佐证。有文献记载:"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但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朝的正月等于现在的十一月,拜岁和贺冬其实区别不大。不过,也有学者认为,严格来说,冬至还不算是一个节日。民俗专家王娟说,“这个节气出现得非常早,庆祝方式出现得也比较早,但它并不能简单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节日。”“古代有许多重要的活动都放在冬至举行,内容比较丰富,但地方不同庆祝方式也不一样,差异性较大。”她解释道,惯常的民俗活动,大概有为长辈送鞋子,“数九”、画消寒图之类。王娟说,“有一种说法是冬至要祭孔子,会有很隆重的典礼,但这也不是普遍意义上的庆祝活动。所以冬至跟我们如今说的传统节日新年还是不一样的。”作为“亚岁”的冬至抛开“它是不是节日”的讨论,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倒确实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它处在阴气高涨、阳气发生之时,也是传统计算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在古人的观念中,冬至居于新旧更替的时节,自然也就有了非同寻常的文化意义,冬至节俗中许多习俗、仪式内容就来源于人们对这一时节的感受。《后汉书》中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这一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一度被称为“小年”,足见其重要性。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在民间,祭祖的规模小了很多,人们更多遵从的是一些应景习俗,像吃馄饨、红豆米饭等等。节气美食,不只是满足味蕾“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冬至对人们的意义,也不只是一个时间节点那样简单。有文章提到,清代苏州人“最重冬至节”,冬至前一天,亲朋好友互相馈送节日食品,提篮担盒者满路,俗称“冬至盘”。苏州冬至的节令食品是冬至团,冬至团用糯米粉做成,中间包裹糖肉、菜、果、豌豆沙、萝卜丝等。人们用它来祀先祭灶,并且作为节礼相互馈送。北方人多半习惯在此时吃饺子,南方有的地方则愿意来一碗汤圆。冬至之后是阳气生发的时候,绿色又容易让人想到春天,有的地方会在此时特意吃一点青菜,以示顺应天时,在寒冷的冬天里,期盼着鸟语花香的季节早点到来。所以说,吃饺子也好,吃馄饨也罢,人们在意的并不是味蕾的满足。从古代的“亚岁”之称,到如今常常被提起的冬至夜,大家如此关注这个古老的节气,恐怕也是因为它总出现在一年将尽之时,距离春节团圆的日子不再遥远。“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冬至过后,时间推移中,白昼渐渐变长,夜晚渐渐变短,春天的脚步也慢慢地近了。(记者 上官云)
一则吐槽教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的短视频热传,江苏一家长在发布的短视频中大呼:“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这条短视频再次引发公众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职能的大讨论。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当下,家庭作业花样多、家长承担多重角色,成为普遍现象,引发许多家长不满。是什么让家校分工边界不清?学校和家庭各自应该承担怎样的教育责任?作业花样多,未教就要练广州市荔湾区区女士的孩子今年8月初幼儿园大班毕业,一家人计划等孩子放假后进行一次暑假旅行。没想到,小学老师找上门,要求加入QQ群和微信群。原以为是老师通知上学事宜,可进群后就收到了体育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这位体育老师在群里通知:“按市里通知要求,一年级新生在假期进行跳绳扫盲(及格标准),请家长们督促小朋友每天进行跳绳练习。建议初学者用珠绳。”老师随后将某电商平台购买跳绳的截图发到群里,并叮嘱“已达优秀标准的建议用速度绳,例如沙式跳绳”。对此,区女士大为不解,尽管一年级跳绳的及格标准是1分钟16个,让家长教也不是难事。但是,作为专业的体育老师,除了强调器材的专业性之外,不是更应该教授学习的方法吗?“怎么能连教都不教呢?转个别人的教学视频也行啊。更何况,跳绳作为广州市体育考试的必考项目,手脚协调、使用手腕力量、起跳高度、跳绳节奏、呼吸调整都是有技巧和规范的。家长自己万一教错了,会影响孩子的规范学习和成绩,老师再重新纠正也很费时费力。”区女士说。不仅仅是跳绳,采访中,不少家长抱怨如今承担的学校任务越来越多,家校分工的天平似乎正在倾斜:孩子做阅读任务,家长负责录像打卡;学校布置手工作业,经常变成对家长动手能力的考验;学校组织秋游,家长需要“承包”学生管理和出行事务……不少家长叫苦:为了辅导小孩作业,事情有时拖到凌晨才完成,家庭教育无形中成了另一项超负荷工作。在网络论坛中,一些诸如“老师有什么权力安排家长打扫卫生”“批改作业明明是老师的本职工作”“老师被家长惯坏了”的声音不断放大,家校矛盾愈发突出。形式主义任务下沉,教师也无奈一些教育专家指出,当前家校合作存在学校教育“越位”的问题,即校园将自身承担的教学工作转嫁给了家庭,给家长“布置作业”。这就导致了校园教育、知识教育膨胀,而家庭自身教育变得贫弱、乏力,原本是培养感情、培养品格的教育内容让位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影响了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受访教师坦言,在一些学校,有部分教师从事着教学以外的工作,例如上级检查、报送材料、开会培训等。上级部门形式主义的任务下沉,可能导致校园教育空间被侵占。翻开广东一小学英语教师王老师的工作日程,一周16节课以外,还有文明校园申报、少年宫资料报送、英语比赛准备等,而这些任务基本都是“急命令”,需要在一两天内完成。“其实都是一些无谓的检查,但是不做不行,不做好又会被通报批评。”王老师说。采访中,有家长抛出了一份不可思议的新生暑假作业:为做好文明校园的申报工作,顺利通过督查,请指导孩子熟记以下内容(开学抽查):“文明校园六好标准:领导班子建设好,思想道德教育好,活动阵地好,教师队伍好,校园文化好,校园环境好。”“这所学校不要求学生背诵古诗词、文明礼仪歌等,反而背诵抽查这些应付检查的东西。试问一个一年级小学生,怎么能知道领导班子是什么、活动阵地是什么?这是给学生和家长增加不必要的负担。”受访家长对半月谈记者说。还有家长说,在家长群里,老师有时候会发一些诸如消防知识竞赛、校园安全知识竞赛等网上答题通知,要求家长参与答题,过关后在最后写明学校和年级。“有一次老师发的是消防知识竞赛题,必须5道题全对才算过关,我做了好几次都是错了一道题,只能重新做,最后花了20多分钟才算过关。”一位家长说,虽然不是要求必须参加,但老师发了通知,不参加总归不太好。缓解家校矛盾,需多方共同努力形式主义之风入侵校园,将不必要的任务传导至教师、学生,最后由家庭教育来消化,不仅导致家校矛盾进一步升级,更偏离了教育本质。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薛海平说,当下一种现象值得警惕,即从行政管理思维出发,而不是从教育和培养人的思维出发来管理学校,导致一些非教学任务挤占大量的教学时间。基层教育工作者认为,为遏制这一现象,应畅通监督渠道,避免形式主义下沉之风蔓延。同时,当尽快厘清家校合作的边界。专家提出,家庭和学校都承担着育人的职责,二者共同构建起孩子健康成长的支持系统。学校教育主要覆盖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以及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是集体化的过程;家庭则主要通过日常生活的互动来培养孩子的习惯和性格,是个性化的过程,二者有各自的教育功能和规律。薛海平建议,学校应科学合理布置家庭作业,避免给学生和家长造成过重的负担,真正实现减负目标;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应学习和思考家校合作内容、途径、边界等,在实践中,科学合理引导家长主动参与学校教育,而非强制逼迫家长被动参与学校教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表示,家校合作的方向不是让家庭变为学校,而是让家庭更像家庭,有魅力的家庭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家校合作不能将家庭变为第二课堂,把父母变为老师的助教。”(黄浩苑 杨淑馨)
20日,在京举行的中国新时代校园冰雪运动发展论坛上,北京大学体育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赫忠慧对体育对人体发展益处的描述入木三分,能够让人立刻产生想到户外跑步的冲动。体育锻炼促进大脑发育和创新思维赫忠慧在题为《体教融合视角下运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演讲中,着重从生理角度讲解了体育运动对大脑发育的重要性。她说:“运动可以促进大脑的神经形成,每一次肌肉收缩和放松,都会释放IGF-1(促生长因子)蛋白质,衍生出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大脑神经细胞开始生长、结合并以新方式彼此联系。”赫忠慧表示,大量的国内外研究发现,体育运动既能健身,又能健脑。她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2010年研究发现,运动会加速干细胞的分化,促进大脑发育。中枢神经系统里的干细胞能源源不断分化出新的神经元,更新受损或死亡的脑细胞。大脑海马区掌管人类短期记忆,只需两个月的抛球练习,海马区就会长大。”赫忠慧在演讲中提到了一个名为“认知灵活性”的专业用语。她说:“认知灵活性是重要的执行功能。它反映出我们改变想法的能力以及源源不断地产生创造性思维和答案的能力。研究表明,人在跑步机上完成一次35分钟、心跳达到最大心率60%或70%的体育锻炼后,认知灵活性大大提高。”赫忠慧说,研究还表明,几乎所有的运动都会使人的创造力提高。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人,其创造力及各项能力的总体水平都高于不爱运动的人。户外进行有氧运动20分钟,要比在室内跑步机上锻炼相同时间更能有效激发创造力。赫忠慧表示,体育运动能够提升人的注意力。她说:“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是调节注意力的主角,运动能增加这些神经递质,而且立竿见影。有规律的运动刺激大脑某些区域内产生新的受体,从而提高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基础水平。”我们需要体育健身赫忠慧随后公布的一些数据,让人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体育健身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她说:“据《中国青年报》2019年4月11日的报道,我们14-35岁的青年中,近三成有抑郁风险,近一成有抑郁高风险,超过50%的受访者有焦虑问题。”赫忠慧表示,焦虑是一种不良情绪状态,经常伴有疲劳或耗竭的生理症状。有氧运动能显著改善任何一种焦虑症状。“体育锻炼可以使焦虑症状的发生率减少50%以上。不同强度的体育运动都有助于减轻焦虑,高强度运动发挥的作用更快更有效。”肥胖是一个困扰中国青少年的健康问题。赫忠慧说,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7-18岁的城市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7.1%和11.1%,城市女生分别为10.6%、5.8%,农村男生分别为12.6%、7.7%,农村女生分别为8.3%、4.5%。2018年,北京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19.5%,其中10%出现脂肪肝。赫忠慧说,在导致孩子肥胖的影响因素中,运动不足是其中之一。体育运动是主动干预因素。体育运动也能促进人体骨骼发育,预防和纠正脊柱形态异常。赫忠慧表示,大量研究表明,体育对于人的品格塑造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她说,英国伊顿公学被认为是英国最好的中学,培养出了20名英国首相。这所学校的教育宗旨是“运动第一、学习第二”,奉行“体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的理念。学校设8门体育必修课、37门体育选修课,每周体育课程23小时。赫忠慧说,2007年,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阿道夫·奥吉到北京大学演讲,提出“体育是人生最好的学校”,认为体育是学习知识、探究、追求卓越、社交、自主、创新和决策的学校,体育是创造完全人格的学校。正如前北大校长蔡元培所言: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不提作业母慈子孝,一提作业鸡飞狗跳。”“一些家长对孩子整天担惊受怕,只要孩子不学习、不听话,就压不住火。”“有的家长则开口闭口‘别人家的孩子’,不断给孩子加压,似乎不给孩子报班,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有的家长积极加入各种群,希望找到‘一招鲜’,找到‘金科玉律’,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在前不久举行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七届年会家庭教育分论坛上,有关中国家长教育焦虑的话题被频频提及,这种焦虑背后暴露的是什么,以及如何消除这种焦虑,成为与会专家学者探讨的主要议题。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提起家庭教育想到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焦虑”。2018年,她所在的北师大对外发布了一份题为“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的报告,该报告对全国近20万名四年级、八年级的孩子及其班主任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八年级学生均感受到家长对成绩有较高的期望,45.9%的四年级学生认为家长希望自己考到“班里前三名”,42.7%的八年级学生认为家长希望自己考到“班里前十名”。“我们的家长总以为孩子学习好就好了!这样的出发点无疑是为人父母的一片拳拳之心,但问题是,当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只剩下学习,还要求孩子在学习上做到‘超常’,这时我们的孩子就可能变得‘不正常’。”边玉芳说。从事青少年研究工作将近30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的感受和边玉芳很像,他提起家庭教育想到的是“童年恐慌”。多年前,孙云晓就曾发出一个呼吁:警惕童年恐慌。他说,童年恐慌让生命难以生长,甚至扭曲、毁灭。而儿童“童年恐慌”的背后,其实就是“父母的恐慌”。在他看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教育的期望在增高,希望能给孩子提供最优质的教育,但不同的家庭,对于优质教育的理解有很大偏差。有的家庭教育走了样,陷入家庭教育“学校化”“知识化”的误区。其结果是,家庭变成了学校,家长变成了老师,关注点都在学习上、技能上。“这就背离了家庭教育的根本宗旨和主要任务。”孙云晓说,家庭教育的本质是生活教育,一个孩子生下来既需要知识教育,也需要生活教育。将这两个教育完整地结合起来,相互支撑配合,才会有一个健康、和谐、发展的孩子。那么,家长为何如此关注孩子的学习,又如此焦虑?有人认为一个无法回避的原因是,一些学校老师将批改作业、教孩子知识的部分任务“转嫁”给了家长,家长在一天的辛劳疲惫之后不得不面对孩子和“繁重”的作业,难免心力交瘁,产生焦虑情绪。但在边玉芳看来,家长之所以如此焦虑,如此在意孩子的学习,更主要地在于他们总害怕孩子未来没有出路,总以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好了,总以为孩子学习时间越多,学习成绩越好,未来的成长就好。“深层次原因是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对孩子什么阶段培养什么能力、什么阶段学什么、不学什么缺乏认识,还有不知道孩子的成长需求,也走不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边玉芳说。她以0到6岁的孩子为例,这些孩子需要学习什么?“想想我们0到6岁怎么成长,恰恰是自由地玩耍,相当多的运动,才是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边玉芳说,大量的研究证明,0到6岁的孩子需要户外运动时间,其中1个小时的体育锻炼,3个小时的自由玩耍。在她看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多方面的成长需要,他们要找寻人生的意义、知道自己活着的价值,他们有与人交往的需要,要在人生的多个方面证明自己“我能行”;他们首先是一个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学习的机器,他们需要丰盈的生活,而不是“吃饭”“学习”“睡觉”这样简单生活的重复。在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总校长刘长铭看来,家长越来越多干预孩子的生活,孩子就可能越来越缺乏独立性,这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成年人总认为孩子小,总认为他离不开家长,总认为孩子依赖家长,使得孩子越来越依赖家长,而家长越来越多地干预孩子的生活,把大人的想法强加给孩子,陷入恶性循环。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不少家长认为得到好成绩,考上好学校,才是孩子的头等大事。等考完学再发展兴趣,再做其他感兴趣的事情,也不迟。因此当孩子的兴趣与家长的愿望不一致时,多数家长会想方设法让孩子服从大人的意志,或强迫或利诱。但在刘长铭看来,兴趣的产生是大脑发育的结果,很多研究表明,过了某个阶段兴趣会减弱,甚至会消失。“所以我的建议是,只要孩子兴趣是健康的,我们就应该鼓励。没有兴趣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当学习证书成为人人共有的共性以后,兴趣和特长就成为一个人社会存在的价值。如果你有了独特的社会价值,也就不存在和别人的竞争了,也就不会产生焦虑了。”刘长铭说。在他看来,不少家长的焦虑,是唯恐孩子在技能方面被“别人家的孩子”赶超,认为被别人超过了,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其实家长需要考虑的不应该是孩子是否输在起跑线上,而要想想孩子在1万米、两万米以后会不会掉队,在10年、20年后,还能不能顺应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和社会。什么样的教育观最有利于孩子的发展?孙云晓认为,毫无疑问一定要从儿童实际出发,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个人具有的潜能。在孙云晓看来,天才是选择了适合他的道路,蠢才就是选择了不适合他的道路。好的教育让人获得自由、获得幸福、获得自己潜能的实现,这是教育的本质。孩子是千差万别的,潜能也是千差万别的。儿童教育就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发展儿童。作为学者,边玉芳曾不止一次地被问到“教育孩子有没有一招鲜”,她的回答通常是“没有”。“如果非要找一个出来,那么让孩子成为一个正常人,比单纯成为一个学习上的‘超常者’重要很多。让他们有人的情感,对亲人有感恩的心、对他人有恻隐之心;他们有基本的生活感知能力、情绪调节能力,抗挫折能力……以人的方式培养孩子。这就是最大的一招鲜。”边玉芳说。(记者 邱晨辉)
未来学习是新型环岛式而非传统学校孤岛式,家庭、网络、社区、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处处都可以是学校。30年后的教育会怎样?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学什么,在哪学,跟谁学?这些问题,既关乎未来,也照进现实。12月12日,2020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其中一个环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的未来”旗舰行动计划中国专题咨询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长秦昌威说,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是摆在人类面前的大问题,“搞清教育的未来,是人们对未来挑战的回应”。现在学的东西过时了吗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介绍,差不多150年前,社会学家斯宾塞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命题。直到现在,学习的体系也是根据这一理念构建的。“这样一套理论是天经地义的吗?那个时代和现在的孩子们应该学习同样的内容吗?”朱永新抛出了问题。他认为,“学什么”是教育的重要出发点之一。如今,旧有的课程体系没变,新的知识又汹涌而来。每一次课程改革,都意味着进一步增加课程内容,也就意味着进一步增加孩子们的负担。朱永新认为,未来教育要整合课程。“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没有必要学习目前所有的课程。”他表示,课程内容应该整合为大科学、大人文、大艺术、大德育和大生命,要把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作为新教育探索的基础性课程。另外,课程难度要下降。朱永新表示,现在课程的难度都围绕着进入最好大学的目标设计,但并非所有人都要学到那么难、那么深。毕竟,进入最好大学并非所有人的唯一出路。“未来至少应该有50%的课程由学生自主选择。”朱永新说。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看到的教育问题,则是“雷同”。即使在发展中国家,教育的理念、内容也基本都以发达国家为参照,甚至是照搬发达国家。有些教育内容确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比如人需要读、写、算的能力,需要掌握学习新知识和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但还有些内容,应该有国家特色。“一个国家应该根据它的发展阶段,去组织生产和教育教学。教育要成功,就要发展中国家在未来有更多的交流,去把握数字革命、人工智能革命带来的机会。”林毅夫说。林毅夫提到了一个关键词——人工智能。在咨询会上的讨论中,几乎所有专家都直言,人工智能将是未来教育的巨大变量。老师和学校还需要存在吗“2050年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样还很难完全说清楚。但我在想,2050年,肯定还会有城市和农村的区别,还会有规模大小不一的学校。教师的水平也不太可能都达到最高水平;我们的孩子肯定还是千差万别的,这些情况暂时不会有较大的变化。”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说。专家希望,未来人工智能可以赋能老师、学校和管理。“我们将改变教师的角色,促进教学模式从知识传授向知识建构转变,同时缓解贫困地区师资短缺和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任友群说,未来的教育信息化,不再是教育手段的信息化,而是能够实现更加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体系信息化。传统教育是在学校、在班级,朱永新说,“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多以项目为中心,以学生的探索和学生之间的学习为中心”。家庭、网络、社区、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处处都可以是学校。“未来是新型环岛式而非传统学校孤岛式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需要新的教育革命,新的学校革命。”朱永新强调。那么,还需要老师吗?北京实验二小校长芦咏莉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我们认为,立德永远是育人的前提和首要任务,那么人师就不可替代。”她说,人的成长需要他人的陪伴。老师们会问那些喜欢上学的学生——你来上学的原因是什么?90%以上同学的回答是“我喜欢老师”或者“我想和同学在一起”。“对社交的需求,对受欢迎的需求,无论是否在人工智能时代,对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尤其是基础阶段的成长都非常重要。”她说。所以,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角色、同伴角色同样无法替代,不过,芦咏莉也指出,教师的角色会更加多样。教师不再仅仅指专职教师。他们可以是父母,可以是其他成年家庭成员,可以是社区内的权威或榜样,可以是工作坊里的师傅……同伴角色也会更加丰富,因为未来混龄学习会成为常态。“当学校样态丰富,学校教育边界被打破时,我们有理由认为,家庭和社区将成为影响我们育人任务中最重要也是最稳定的场所。”芦咏莉判断。和人工智能究竟怎么相处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看来,未来是人与人工智能共生的时代。“从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程度来看,坦率讲,它还不足以对我们的教育产生深刻影响。但是当它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就可能带来革命性影响。”过去的教育创新,更多时候是基于理论和经验来进行。陈锋说,未来的教育创新,更多时候会与技术密切相关。“如果我们不了解技术,不学习技术,不在教育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工具研究和方法研究中与技术的变革紧密结合,我们就找不到教育变革的方向。”他认为,我们需要建立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研究中心等机构来支撑未来的教育变革。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龚克指出,教育要增强人的能力,今天的教育,就特别要增强人和人工智能打交道的能力。首先,要建立对人工智能素养的基本要求。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形成不同的要求;在达成全球共识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各层次毕业生在人工智能时代就业和生存发展适应力的相关标准。其次,是要建立基础性的人工智能伦理标准。龚克说,它非常重要,人类需要一个符合人类价值观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智能。最后,是需要强化可转移的能力。“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职业是迅速变化的,为了适应这样的变化,教育必须强化学生可移植、可携带、可转移能力的培训,这是用教育的进一步强化,来保证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龚克认为,教育要培养更有批判性思维、更有人类价值观的人来驾驭和操纵AI。或许,唯一确定的就是变化。“当变革不断加速,不确定性因素越来越多,未来学生的心理、精神的发展,一定会成为这个社会所面临的一个突出挑战。”陈锋说,这就需要我们去探索,在数字时代需要建立什么样的文化共识,从而发展新的教育理念,让更多的人能够在数字时代获得平衡发展。“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政府、学者、企业界等共同携手,才能一起面对未来。”陈锋表示。
12月14日,教育部召开第五场“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指出全国87.6%的高校已经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八成以上的学生喜欢艺术课和艺术教师,学校美育的成果正在逐渐显现。这里说的公共艺术课程,不只包括平时熟知的音乐、美术等,还包括各种门类的艺术,比如书法、摄影等,只要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美学素养的课程,都会被纳入公共艺术教育中。从小处看,这对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与陶冶情操有很大帮助,从大处讲,如果这样的公共艺术教育能得到长期有效实施,势必会提高国民美育水平,对国民综合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然而,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没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其中有个很现实的原因,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里,艺术是“不实用”的东西,其教育过程也过于缓慢,收效甚“慢”。但艺术教育本身就是潜移默化的,那种希望一蹴而就的心理,违背了艺术教育的规律。因此,教育部门明确要求各大高校重视公共艺术课程,尤其是要让学生在无功利目的与升学压力的环境下,真正感受艺术课程的魅力。其实,在现实中,真正对任何一个艺术领域都毫无兴趣的高校学生,终究是极少数,大多数人还是会对某个艺术领域存在兴趣。但是,如果这些兴趣得不到肯定或培养,就很难保证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还有意愿或时间去了解这些艺术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的公共艺术课程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帮助学生获得终身的艺术爱好。在具体落实中,也能看到不少高校社团成为公共艺术课程的“配合者”——类似书法社、京剧社、摄影爱好者协会之类的社团,已经在许多高校中生根发芽,为美育贡献一份力量。美学家朱光潜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美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更加健全的人。这不只是为了培养个人兴趣,更是为了通过美育促进德育,这对社会发展的长远意义不言而喻。事实上,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也是美育的重要环节,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这样的教育可谓多多益善,其价值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日前媒体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统计,北京市2020年居民阅读总指数大幅提高,达到83.62。其中,居民“个人阅读指数”达到87.98。读好书能令人眼界开阔。眼下,人们的阅读方式也有了多种选择:读电子书、听书、看纸书……当你想读书的时候,更青睐哪种?你是“低头族”中的一员吗?环顾四周,候车室、通勤路上,“低头族”似乎随处可见。看电子书、读新闻……对许多人来说,这是消磨碎片时间的一种方式。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统计,北京市2020年居民阅读总指数大幅提高,达到83.62。其中,居民“个人阅读指数”达到87.98;未成年人人均图书阅读量达到12.23本。今年早些时候,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主要成果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成年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为81.1%,较2018年的80.8%提升了0.3个百分点。另外,仔细分析,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3%,较2018年的76.2%上升了3.1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的发展,提升了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整体阅读人群持续增加,但也带来了纸质阅读率增长放缓的新趋势。“最喜欢读纸书的质感”和身边人比起来,“90后”陶敏的阅读方式显得有点“跟不上潮流”。陶敏发现,身边有很多人都在看电子书,也有人喜欢听书,确实将闲散的时间利用了起来,但她一直不习惯这样的阅读方式。“我喜欢写东西,看到书里喜欢的段落或者内容,习惯圈圈画画,在纸上记录感受。”她有时候也会写一写读后感或者短评,对她而言,这是一种记录。家里的每一本藏书,也是她精心选择的。担心书弄丢,陶敏给自己买的书都做了编号,比如记下书名、购买地点以及购买日期等等。书偶尔有破损,也会认真修补。“有人看书折页做记录,我也受不了。”她至今比较抗拒看电子书,“单纯阅读时,我更喜欢纸书的那种质感。”“我喜欢买书,但爱看电子书”“在快节奏的社会,随时随地都可以读起来才是获取知识有效的方式。”“80后”涂菲如此概括自己的阅读方式,“所以,我习惯看电子书。”因为喜欢买书,每次搬家,份量不轻的藏书都让人有些怵头,“有时收藏书像是松鼠囤松果,辛苦收集那么多,但一个冬天吃掉的是很少的一部分。”涂菲解释。她下载了阅读软件和各种阅读客户端,“等人的空闲可以看书。但太厚的纸书没法带;电子书的话,即使只带手机出门,也能愉快地在起码五六本书中选择吧。”“也可以看当时的心情,选一本电子书读。外文书可以随时屏幕取词翻译。”她调侃道,“都说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那看电子书能让抽丝抽得更快一点吧。”阅读方式“更新”带来的改变简单归纳的话,除了看纸质书、电子书之外,有人认为,听书也是一种阅读的方法。涂菲说,老年人很喜欢听书,特别是开车的时候,这也是一种消遣。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主要成果显示,2019年,中国有三成以上(31.2%)的国民有听书习惯。其中,成年国民的听书率为30.3%。人们可选择的阅读方式多了,类似“碎片阅读”的话题近几年也出现得越来越多。有人感叹纸质书正在失去市场,也有人觉得不用过分焦虑,无非是获取知识的方式变了。针对“浅阅读”,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长徐升国表示,数字化阅读方式中会有“碎片化”内容,但也有使用电子阅读器等读书的情况,“浅”与“深”的阅读同时存在。如此说来,更值得关注的是阅读本身。陶敏觉得,不同阅读方式只是介质不同,重要的是读到好书时的获得感和满足感,“肯多拿出时间看看书,就值得鼓励。”(应受访者要求,陶敏、涂菲为化名)(记者 上官云)
第13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比赛全球总冠军甜甜是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但她从小有一个中文梦,3岁起便开始在中文学校学习,至今已坚持了12年。她是自己所读中文学校不断壮大的亲历者,用她的话说,“现在,我们的中文学校可是当地响当当的知名品牌”。“中文学校的学习让我对中国十分向往,这些年我和父母去过中国很多地方,我见识过它美丽的山川河流,领略过它隽永的文化气息,体验过它纯朴的风土人情,感受过它那令人惊艳的时尚和令人震撼的科技力量。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地方,让我十分着迷。”甜甜的愿望是将来能到中国学习,“因为那里是离我梦想最近的地方”。据粗略统计,目前中国以外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约2500万,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近2亿。甜甜的故事正是众多海外中文学习者的缩影。持续升温,大有可为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天津师范大学校长钟英华表示,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也是促进民众相知相通、交流互鉴、消除障碍、弥平鸿沟、达成心灵共鸣、实现发展共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抓手,“国际中文教育在当今时代大有可为”。切实的数据为钟英华的判断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目前全球已有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4000多所国外大学开设了中文课程。”在日前在京举办的“2020国际中文教育交流周”启动仪式上,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透露的这组数据从侧面印证了国际中文教育拥有广泛而坚实的基础。作为欧洲中文教育开展较早、基础较好、规模较大的国家之一的英国,近年来将中文列为中小学外语选修课程,纳入素有“英国高考”之称的A-level考试,还于2016年启动“中文培优项目”,计划到2020年培养5000名流利使用中文的中学生。“对英国年轻人来说,了解中国、学习中文以及中国文化极其重要。” 英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公使包迈岫说。当地时间2020年9月7日,中国驻埃及大使与埃及教育与技术教育部长共同签署谅解备忘录,将中文纳入埃及中小学课程。对国际中文教育关注者来说,这不仅标志着埃及正式将中文教学纳入该国中小学教育体系,还标志着国际中文教育又迈出新的一步。数据显示,中文教学纳入埃及国民教育体系后,预计将覆盖埃及约1200万的中小学生。埃及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参赞乌麦伊麦·迦尼姆还介绍了另一组数据作为埃及中文教育蓬勃发展的补充——目前埃及已建成两所孔子学院、多所孔子课堂,同时有16家大学开设中文系或者中文课程。相关专家认为,随着外国民众对中文及中国文化的热情持续升温,国际中文教育将会继续升温。“线下搬家,做不好线上教育”对国际中文教育界来说,2020年是充满新变化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各国教育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国际中文教育也面临巨大挑战。在疫情倒逼之下,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模式从线下学习为主转向线上学习为主,教育生态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对教师和学生将带来怎样的改变,线上教育能否接过国际中文教育未来发展的接力棒……都是待解题。“对国际中文教育来说,线下搬家是做不好线上教育的。”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主任李宇明强调的是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协调。在他看来,线上中文教育需要技术支撑,需要整合教育资源,需要建立现代化的教学团队,需要新的教学管理,“做好协调非常重要”。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方面,北京语言大学做了积极探索。据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介绍,除了利用中文联盟等网络平台将中文课堂搬上“云端”以外,北京语言大学还举办了一系列线上学术活动和文化项目。“同时利用本校学科优势,支援了多所海外高校的中文专业建设,承担的合作授课项目总量超过18000课时。”英国汉语教学研究会会长施黎静认为,疫情之下,要解决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的冲击,需要很多创意。“比如英国的很多学校开展了项目式的学习方式、任务性的教学模式等,都是积极的探索;再比如国际中文教师能不能和计算机、心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合作,将他们的最新研究融入自己的教学当中。”但她同时强调,不仅要拿出应急的解决方案,而且需将眼光放长远,“要关照到国际中文教育的持续发展,未来5年、10年,甚至更长的时段,我们需要什么。”科技赋能,未来已来“两个月前,我出席了全球首个网络中文课堂——希腊爱琴大学网络中文课堂在线启动仪式。网络中文课堂采用班级制,实行远程直播+群组辅导的教学形式,一批有经验的教师提供远程教学服务。两周前,我见证了‘全球中文学习平台’落户中国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全球中文学习平台利用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全球中文学习者提供服务,旨在打造适应面广、权威性强的中文学习门户。自2019年10月上线至今,平台注册用户已超过200万,覆盖160多个国家。”在国际中文教育交流周启动仪式上,田学军所举的这两个例子正是因疫情而加速新技术应用、推动语言学习变革的诠释。对国际中文教育从业者来说,无论做好准备与否,都必须面对新科技为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带来的改变。正如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教授王春辉所言“国际中文教育需要新科技助力,新科技正蕴育着国际中文教育的新生态”。为了应对疫情,相关中文教育学校、机构等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努力开拓新模式、打造新平台。比如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办、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中心和汉语速成学院承办的2020海外华裔青少年“魅力北京·多彩华夏”中华文化体验线上夏令营,借助新技术和多种网络媒体搭建线上文化教学模式,让营员们可以足不出户,在线领略中华文化之美;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实景课堂的推出,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海外华裔学生提供了打开中华文化大门的钥匙……都是有益的尝试。早在上世纪20年代,老舍先生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参与过编纂《言语声片》系列对外汉语有声教材。但在那时,有谁能想到,不到百年,国际中文教育已能跨越时空。如今,我们同样无法精确预料未来国际中文教育的模样,但改变正在发生却是事实。(本报记者 赵晓霞)
视觉中国供图 一些年轻人对“差距感”焦虑迷茫、手足无措,也可能源于对平凡、缓慢积累过程的认知错位。当下网络舆论、一些影视剧推崇的所谓“成功奇迹”“完美主人公”,某种程度可能会对年轻人有误导。 --------------- 学生时代,所谓“差距”,用考试成绩的数字就可以精准而简单地定义。那么毕业三四年后,和社会初步交手的年轻人,又会面对哪些维度的“差距”? 大学本科毕业3年,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夏夏,每次被朋友问起待遇问题心情都不爽。她当初因为冲着“平台好”入职这家公司,锻炼机会的确多,可薪水上涨幅度不大。“有的大学同学月薪几乎都是我的两倍了,我现在可不敢吹自己公司有多好”。 海外留学归来的唐丽,硕士毕业两年后先在国外实习,工作挺顺利,然而信心满满回国后,这一年却充满坎坷。入职新媒体公司的她,竭尽全力对待每一个项目,客户反馈也不错,然而上司并不器重她。唐丽非常“意难平”,感到别人都跑到了半山腰,“自己还在职场底部沼泽里打滚”。 工作即将满5年的李晴,形容每次同学聚餐都是一个小型的“凡尔赛美学展示现场”。“已婚的姑娘会滔滔不绝说老公如何‘高富帅’,已育的姑娘则围绕小孩儿选哪家高级幼儿园的话题喋喋不休。”李晴开玩笑说,她这种自得其乐的单身人士,看着聚会现场甩出一条条“碾压式鸿沟”,感到自己可能活在离人间遥远的另一个星球。 毕业三四年的你,会烦恼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变大了吗?如果被“差距”所困,该如何进行心理调适? 缺乏自信、自我认知不足的孩子,习惯通过比较来证明 “上大学前,爸爸妈妈会和我说,大学毕业以后大家会和比较相似的朋友们在一起玩。如果说大家的事业、人脉方面差距特别大的话,可能就很难玩到一起。我当时看爸妈的交际圈,也确实有这种感觉。”夏夏说,可能因为家庭教育偏“精英主义”,她读书时候性格就很要强,每次考试如果掉出班级前三,就会懊恼两三天,害怕成绩被别人甩在后头。 夏夏表示,学生时代她的“尖子生光环”一直持续到大学毕业。“考到好分数,拿到奖学金,被周围人羡慕,其实会激励你下次更努力考好,成绩这种衡量尺度还是令人‘上瘾’的,你会觉得目标特别明确、单纯”。 毕业季求职时,夏夏对于目标offer的要求和她爸妈的期待很一致——平台大,牌子响,有面子。“我觉得这是毕业生很正常、自然的心理,大公司积累深厚,聚集了各大名校精英毕业生”。 然而,工作3年下来,夏夏发现,从前学生时代的优越感渐渐消失殆尽。职场对年轻人的考察指标不再和以前考试一样,“天道酬勤”“人定胜天”,比如,项目不是你一个人逞英雄的事,要学会和团队其他人协作;职场对一个人情商、抗压能力等心理指标要求也很高,而这一块夏夏感觉很不擅长。 最近令她最苦恼的是,偶尔遇到老同学,聊起薪资待遇,她发现目前自己的收入所得“有点说不出口”。经历了几次比较,夏夏不由纠结:“和他们比,我混得太差了吗”“我当初选错了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因为人承担的角色多了,要求多了,可比的东西就越来越多。”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林欣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差距感”的形成是一种正常现象,调整好心理状态很重要。 “小时候接受的教育和经历形成了每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一个人小时候就知道要有取舍,人可以不完美,这样的年轻人比较容易调整好心态。反之,如果教育中充满竞争和比较,可能就无法适应。”林欣分析,习惯“在比较里去认同自己”的年轻人,一般是缺乏自信,或者自我认知不足,“他们不清楚自己是谁,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看到自己”。 “这种情况通常是从小接受的教育、还有家庭氛围造成的。必须要通过比较胜过别人,那一刻的快感让自己觉得是存在的,是有价值。” 林欣指出,这种“比较”往往是跟风、盲目的,别人比啥他也要比啥。“他们通常职业规划、生活发展的目标都不太清晰。如果自己有一条主线,知道我要去哪儿,就没有必要去比其他了”。 带来内在柔软和成长的比较才是积极的,多给自己正面暗示 “现在我不太会去主动问别人薪水、职业发展这些问题,也不会因为其他女同学在大城市婚姻生活圆满而感到自卑。”形容参加同学会如同“参观凡尔赛美学展”的李晴表示,现在她已经把心态调整得比较阳光、积极了,但两三年前,她也时不时受困于“我好差啊”“同龄人为什么都碾压我”的烦恼中。 李晴说,她毕业后第一次巨大的落差感,来自工作两年后的一次项目。“那个项目的完成过程很震撼我的是,团队里其他比我也就多工作一年的人,水平技能高出了那么多!当时自己的能力完全跟不上其他人的节奏,心里产生了特别大的落差感,也会担心,这么弱的我能在这个公司‘活到第几集’?” 差距感产生之后,李晴苦恼了半个月,最后在朋友的建议下求助部门上司。“上司给我分析了以后,发现原来也不严重,只是自己在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上有漏洞,那就多弥补吧!所以很快也算追上了那些‘大神’,困扰我的差距感也就消失了”。 “我想对刚毕业的年轻朋友说一句:落差永远都存在,但是如果只是在感叹自己为什么不如别人,倒不如想想自己还有什么地方是可以弥补和加油的。”李晴说。 另外在生活上,李晴也不会因为其他人的“人生进度条拉得快”而自怨自艾。“我现在学会从自己的生活挖掘乐趣,不觉得必须和他人一样,要在感情、小家庭‘配置’上追上进度,大家开心就好嘛。当然我也会学习其他人积极的生活态度”。 在林欣看来,如果像李晴这样,“比较”能带给个人内在的柔软和成长,这种“比较”就很积极。 林欣认为,如果面对差距时所进行的比较,不能成为激发自己向上的动力,而是让人自卑感加强,或促使人逃避,甚至造成心理创伤,那这种比较没有意义。 “比如,你看到谁更懂得理解和包容,你会想是不是自己之前处理事情态度有点自我,没有关注他人感受。这种就属于健康的自我反思式的比较,促使你完善自己,心变得柔软。”林欣说。 另外,根据林欣的观察,很多年轻人习惯把自己定义成失败者,每天把“loser”挂在嘴边,把自己的事业、感情、生活说得一无是处,这很可能造成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 “心理学里有一种‘正性定义’的训练,来‘改写’一些对事件的负向描述。比如,今天搞砸了老板交代的任务——这是一个负向的描述,带有负面暗示。我们可以把它改写为正性定义的话:由于经验不足,今天老板交代的任务没有达成理想的结果,但是它也使我积累了经验,下次再做这件事的时候,相信我一定可以不一样——这样思考,对人有激励的作用。”林欣说。 接受平凡的过程,不过分追求完美英雄的幻想 经常抱怨公司不器重自己、升职缓慢的唐丽坦言,其实客观来看,她当下的职场处境并不算糟糕。“我会反思到底在痛苦什么?最近和一起在国外留学的伙伴聊天,她认为我太追求完美的职场状态了。过于心急,还调侃说我是都市职场剧‘中毒太深’,幻想太多,总觉得一入职场就得一日千里”。 唐丽的小伙伴为她仔细分析了一下,目前部门里已升职的年轻人,虽然在唐丽看来“业务水平差不多”,但是那些人很早就来公司实习,无论是对内部环境的熟悉程度、人际关系的融洽程度,还是对行业环境的学习程度,都是远远高于唐丽的,唐丽不应该指望一年内就升级通关,迅速获取巅峰成就。 专家指出,一些年轻人对“差距感”焦虑迷茫、手足无措,也可能源于对平凡、缓慢积累过程的认知错位。 林欣分析,当下网络舆论、一些影视剧推崇的所谓“成功奇迹”“完美型主人公”,某种程度可能会对年轻人有误导。“要求各方面都好,对年轻人来讲很不现实,会让他们压力倍增,什么都要比,这很累”。 “实际上大部分的人生就是平淡、寻常的,绚丽的刺激性事件很少。这代年轻人对个性化、自我价值的要求比较高,都希望自己能迅速达成顶峰的价值。我听到太多年轻人说,我想快点实现财富自由,然后做自己想做的事。” 林欣表示,我们不应该去逃避正常的平凡生活,要学会面对生命的平凡。“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你折腾它,最后折腾的还是自己,让自己受伤害,或者把很正常的状态破坏掉”。 “年轻人都会有这个阶段:有理想,希望过得和其他人不一样。但是随着人的成长,也要慢慢地去学习了解:很多收获是在平凡中一点点磨出来的,就像手工匠人,慢与专注才能产生精品。”林欣说,很多成功的人,其实一辈子就是在重复地、精益求精地做一件大家看起来非常枯燥的事情,在平凡中磨练自己,最后获得不平凡的成就。“所以,在有所追求的同时也要接受平凡。平凡不是平庸,自己做好准备,逐渐寻找目标,在若干年的积累后,不急不躁地达成你的心愿”。(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提问我的孩子是一个男孩,现在上小学二年级。上小学以来,老师联系我们说孩子在学校总是主动以动手的方式与同学解决问题。幼儿园的时候,他被年龄大的孩子欺负过几次,我就说如果再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出拳试试。可能是他因此尝到了甜头,于是现在形成了习惯。我们很后悔,现在几乎每天上学前都会告诉他遇到事情不能动手解决,但效果并不明显。不知道我们可以做哪方面的努力?专家观点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赵松坤老师: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我们时常能遇到这样的男孩子,他很渴望与同学一起玩耍,但一不小心就成为同学们告老师的对象——“老师,他打我。”当老师了解了事情经过后,发现原本是很小的摩擦,他却总是用武力解决;或者他原本是和同学们一起玩闹,逐渐被他面红耳赤地升级为肢体冲突。在解决类似矛盾冲突时,我发现这样的男生往往在事后知道自己先动手是不对的,但后续多数还会动手解决问题。即使是班级氛围非常融洽,其他孩子与他逗着玩时,他也很容易生气。所以这种情况,绝不是几句批评教育就可以改善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仅只是学习各种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处理遇到的各种麻烦。而在这方面,孩子最好的老师就是家长。可能有的家长会说:“老师,我也告诉他了,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但是他真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还是很暴躁。”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个老生常谈的词——言传身教。家长在与他人相处时,所有的行为举止,都是孩子学习的对象,包括家长看待事物的态度,也对孩子有着很深的影响。我曾经有个学生小c,他就是当时班里唯一一个爱动手的男孩子。虽然小c知道动手打人不对,但他也觉得很委屈,总觉得别的同学是要欺负他,自己只是“正当防卫”。当我每次了解清楚事实后,我才发现小c用拳脚解决问题的一大根源在于,他遇到事情的第一反应,都是别人要对自己不利。于是,我与小c的家长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讨论,发现小c的爸爸妈妈是做销售行业的,竞争很激烈,平时工作很忙,在家交流的时间不是很多。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孩子的爸爸妈妈总是在聊工作中看到的各种钩心斗角的事情。尽管这些内容并不是父母专门讲给孩子听的,但孩子在旁边玩的时候听到,就影响了孩子看待人际关系的态度。幸运的是,在经过与老师的沟通后,小c的爸爸妈妈在家中注意改善交流的话题,同时和老师一起做了很多努力。而小c也真的在看待事物的态度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几乎不会再在班里出现动手的现象了。家庭教育是一门智慧的学问,当我们握着孩子那攥紧的小拳头时,先不要急着责备他,心平气和地去了解他的内心。试着肯定他那看似不太成立的“委屈”,拉着他的手,看看生活中有多少美好的人和事,让他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温情。(文/本报记者 林艳)
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报道,近日,杭州市余杭中学一高中生在教室织围巾的画面被老师拍下。老师问围巾是给谁织的,男孩害羞地说:“是给我妈。”这条温暖的视频,立刻被广泛传播。“谁说生儿子没有小棉袄穿”“真是别人家的孩子”“这孩子真有孝心”……网友们对这个小暖男称赞不已。可以想象,妈妈收到儿子送的生日礼物时,会有多么高兴。这桩小事之所以能引发高度关注,除了男孩子织围巾少见之外,更在于孩子对母亲的深情,一针一线之间倾注了对妈妈的爱。感恩父母师长的养育教诲,本是人伦常情。但在物质化、快节奏的年代,不少孩子身上却缺失了这份温暖。一些习惯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以为父母的关爱天经地义,有的甚至因为被宠溺过度而动辄给父母脸色看,令人悲哀。相比之下,给妈妈织围巾的小暖男则充满暖暖的情义。天冷了要戴围巾,但有几个孩子会想到给爸爸妈妈织一条呢?传统观念里,针线活是女人干的事,如今连女孩都很少干针线活,又有几个男孩子会去织围巾呢?偶然背后,实则有其必然性。这样的孩子能出现,一定与其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密不可分。在家庭方面,这个男孩会织围巾,应该是从母亲那儿学的,至少也是受到母亲的影响。换句话说,这个愿意表达爱的男生,背后一定有一个爱他且和他相处良好的母亲。在学校方面,他应该在一个校风严谨、学风优良、倡导尊重学生的环境中求学,这样的学校使学生在学业有成的基础上,在价值观方面也确立了正确的方向。若学校缺少对个体的尊重,当下高中生学业重时间紧,哪里会有这份笃定的心情来织一条围巾,且这种“浪费时间”的事能被允许存在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过去,网友总调侃说:生女儿如得小棉袄,温暖又贴心;生儿子则如皮夹克,穿着又硬又冷。现在,在羡慕别人家有这样暖心的儿子的同时,为培养自家孩子的正确价值观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吧。